烟雾中的舒曼
许莽 于 2014.09.09 17:59:30 | 源自:新闻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有时候,仪式感真是一种毫无必要的存在。比方说我前几天一直在纠结到底应该请哪位大师出来打头阵,为此进行了好几次沙盘推演,仿佛拿破仑即将出征。以地位而论,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显然应该端坐在中军帐里。我同样也不急于让勃拉姆斯和马勒出来亮相。柴可夫斯基俗了点(其实也不见得),德彪西或西贝柳斯作为首发又太过标新立异。如果我选择肖邦,看上去像一名音乐学院钢琴系的老师。

舒曼的CD正好在手边。不知什么缘故,这段时间对舒曼特别感兴趣。媒体工作者抑郁自杀的坏消息接连传来,我居然还把同样因抑郁症而投莱茵河自尽(没死成,后被送进精神病院)的舒曼听得津津有味……想到这儿我有点心里发毛。幸好,老烟枪班诺·莫伊塞维奇安慰了我。他似乎总是在抽烟,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经常叼着烟弹琴。那可太酷了。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OP.17)在他手里染上了一丝尼古丁的味道,不过这样的演绎听上去更健康,更具有一种男性的活力,在滤去了舒曼作品中常有的犹疑和不安之后,莫伊塞维奇倾向于使问题得到解决,而不是保留悬念。

Testament公司 (圈中俗称“大T”)的CD前不久在海外某古典音乐唱片网站打折,即便如此,这张莫伊塞维奇的舒曼(另外搭配了勃拉姆斯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还是花掉我一张毛爷爷。大T的东西一向价格偏高,且录音大多老旧,音效难以保证,因此不建议刚入门的爱好者购买。但等欣赏水平到了一定阶段,大T的很多录音会让你对某位作曲家的某部作品产生全新的认识。

我第一次听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大概是八九年前,当时我完全无法建立对作品的亲近感。我记得自己连听了两遍,但依然找不到有效的路径,直到后来有一天购入了威廉·肯普夫的舒曼作品集。作为德奥作品当之无愧的权威,肯普夫在弹贝多芬或勃拉姆斯的时候秉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质朴,如同一位内功深湛的武学家。他不放过多的味精,单凭原汁原味便可引人入胜。肯普夫是如此这般代表了钢琴演奏的正统范式,以至于我对他能否胜任舒曼的作品一度持谨慎态度。但反复聆听这套CD以及其他更多的版本之后,我的顾虑打消了。我开始明白全世界任何一台钢琴上都不应该存在一个“正确”的舒曼。

当然,“不正确”的舒曼比比皆是。就拿这首C大调幻想曲来说,我无法容忍有人把第二乐章弹得过于铿锵有力。而如果不能在第一乐章表现出鲜明的对比感(包括明暗、轻重、缓急),那么这首曲子就糟糕透了。作为乐迷当然需要了解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二十多岁的舒曼这时候其实已经赢取了克拉拉的芳心,但他未来的岳父魏克(同时也是舒曼的老师)对他竟敢假借学艺之名打自己女儿的主意感到怒不可遏——魏克的心态是我瞎猜的。更令人称奇的是,舒曼最后竟然是通过上诉法庭才获准与克拉拉结婚,而不是靠一只金华火腿和两瓶茅台。

  • 不管怎么说,C大调幻想曲如同舒曼在一段精力旺盛的创作生涯中写出的其他那些杰作一样——这张长长的名单中显然应该有《大卫同盟舞曲》(OP.6)、《童年情景》组曲(OP.15)、《克莱斯勒偶记》(OP.17),反映了这位天才音乐家的基本面貌——敏感,思维跳跃,忽冷忽热,神经质的前兆,有时又带有一种奋不顾身的冲动。总体上它不像中后期作品那样晦涩,但蕴含其中的乐思的复杂性依然成为几乎每个钢琴家的巨大考验。至今我还没有发现一张C大调幻想曲的“决定盘”,莫伊塞维奇这张够好了,但是如果他的第三乐章再慢一点,再多一些幻想的空间,对我来说就接近完美了。米哈伊·普列特涅夫在DG公司的C大调幻想曲录音令人称道,而且我认为他的第三乐章弹到了点子上,可惜第一乐章铺陈得过于冗长,使整个演绎不经意间滑落到做作的陷阱。

    第三乐章真是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安德拉斯·席夫去年来上海的时候就单独挑选了这个乐章作为他那场惊世骇俗的演奏会的八首返场曲之一,我在现场听得如痴如醉,尾声部分的变奏令人产生过电般的感觉。我幻想着有朝一日我能够弹奏它,哪怕比席夫弹得差一点点也没关系。这样我就可以向外界表达我是如何理解舒曼的这首重要的钢琴代表作,而不是像现在挖空心思地用文字来编织幻想。

    任何伟大的艺术都离不开幻想,因为它本身就是人类心灵的一部分。我一向认为舒曼留给后人的最宝贵遗产并不是那些作品所具有的音乐价值,而是人们通过欣赏舒曼的作品,对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不确定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10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