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介绍 - 介绍音乐与器材
    椰胡:又称“潮提”。潮州音乐中称“冇弦”。流行于广东地区,是广东戏曲、曲艺的伴奏乐器。潮胡:客家语称“吊归”、“吊柜”、“吊龟子”,也有的地方称“汉调头弦”或“上手胡琴”。大筒:又称“花鼓大筒”。形似二胡,因琴筒比二胡筒较大较粗而得名。流行于湖南各地,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板胡:又称“梆胡”、“秦胡”、“胡呼”、“大弦”和“瓢”。是梆子腔、乱弹腔各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音色明亮、高亢,常用于独奏、合奏,也用于曲艺伴奏,如兰州鼓子、道情。明末清初,随着戏曲梆子腔的出现,为了适应戏曲伴奏的需要,以胡琴为基础,将琴筒和千金加以改造,因琴筒胶以薄木板而得板胡之名,至今已有30O多年的历史。
    京二胡是在二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0世纪20年代末由王少卿和洪广元研制,是京剧的中音伴奏乐器。又称“瓮子”。在二胡的基础上,为适应京剧音乐的需要而创制的中音乐器。音色圆润、浑厚,音量宽大,主要用于京剧伴奏,是文场乐队的配奏乐器,与京胡和月琴一起合称三大件。
    低胡:“低音二胡”的简称。民族乐队中拉弦乐器组的低音乐器。在我国民族管弦乐合奏中,一直缺少优良的低音乐器。以前民族乐队多用广东音乐中的秦胡(与今日秦琴相似)来拉奏低音。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音乐工作者才开始制低胡,但目前仍不够完善,还在继续改进中。
    革胡的音响低沉明亮,圆润雄厚,音域宽广,由于弓在弦外,演奏技巧也极为丰富。它吸收了二胡、中胡、坠胡 、马头琴的演奏技巧并有所发展。在民族乐队中,它还能代替中胡和低胡,可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伴奏等各种演奏形式。如今在我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民族管弦乐队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低音拉弦乐器。
    中胡由二胡改革而成,琴杆比二胡的长,琴弦比二胡弦粗。中胡是民乐队中重要的中音乐器。
    二胡的音色优美、富有亲切而深厚的感染力,在民族音乐中用途广泛。但由于二胡的演奏局限在两条琴弦上,所以有音域较窄、音量不大,演奏和弦困难等缺陷。三胡是在二胡上加弦制成的。它保持了二胡的形制和演奏特点。新增低音g 弦,弦轴采用小形涡轮涡杆装于原来两轴之间,以保持传统二胡的外形。弓子的马尾仍夹于d1 、a1 两弦之间,并改用两个高低、长短不同的双马。采用木制固定千斤。琴弦除第一、二两弦仍用二胡弦外。低音弦以大提琴d弦代替。这种双马三胡的演奏姿势和技巧与二胡相同,除可在g 、d1 两弦间演奏和弦外,g 、a1 两弦间也可奏出八度、十度等和声音程,用颤弓演奏效果更佳
    小提琴是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作曲家们经常用以引发作品的基调。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常担任乐曲的主旋律,第二小提琴则担任乐曲主要声部的和声伴奏。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内乐和小品中常用于独奏。近年来,小提琴又成为当代流行乐和爵士乐的当家乐器之一。
    书签: 小提琴
    唢呐:俗称“喇叭”。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今天的中国音调完全一致,仍可用其吹奏现在的民间乐曲《小白菜》。
    书签: 民乐
    尺八的音色和演奏方法与箫相似,但音量较箫大。吹奏时,要求左右手臂抬起呈半圆形,以嘴吹奏吹孔,手指按孔,通过改变嘴唇吹奏的角度和力度,以及手指按孔的位置,从而发出不同的的音响和音高。
    书签: 尺八
    箫不仅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常州丝弦和河南板头乐队等民间器乐合奏,以及越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在古曲《春江花月夜》中,一开始洞箫奏出轻巧的波音,配合琵琶模拟的鼓声,描绘出游船上箫鼓鸣奏的情景,在整个乐曲中,箫声绵绵,流畅抒情
    书签:
    高胡:“高音二胡”的简称,即广东音乐中使用的粤胡,在广东也称为“二胡”或“二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二胡改革而成。它的琴筒比二胡小,定音比二胡高四至五度,所以称为高胡。高胡音色清澈、明亮,富于表现力,是民族乐队中二胡族的高音乐器,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地方戏曲及歌舞伴奏
    二胡的品种、花色较多,这主要由于用料、琴筒形状和琴头雕刻的不同而有区别,如常见的有红木弯脖二胡、红木龙头二胡、花梨弯脖二胡和色木平顶二胡。此外还有带扩音筒二胡和带托二胡等。70年代以来,我国的乐器制作、科技和演奏人员,对二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出现了扁圆筒、扁六方筒、扁八方筒、六方二等边筒、直边蛋形筒和椭圆筒等二胡新品种。
    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民间,都有以物代言,以歌传情的传统,因此某些物件及音乐,差不多成了一些民族的第二语言,其中用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旋律,就是一种最常见的表达方式,而在所有使用的乐器中唯有巴乌,无论在音色上,还是在感情的表达上,都能表露出它独具一格的丰采,因此有人称巴乌为「会说话的乐器」。
    书签: 巴乌
    葫芦丝是簧管乐器,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我国制琴的历史极为悠久,《广博物志》记述:“列子尝游泰山,见霹雳伤柱,因以制琴,有大声。”这是最早应用霹雳木制琴的记载。蔡邕的焦尾琴传至六朝齐明帝时还在使用,后世并出现不少仿制精品。晋代顾恺之的《琴图》,保存了古代制琴的珍贵资料。经过南北朝和隋代的不断丰富,唐代的制琴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书签: 古琴
    中国音乐纵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实际上从远古至唐末,直接的声音材料(乐谱)极为贫乏。所以研究古代中国音乐史只能从一些间接的资料(如文献、乐器、雕刻、绘画等)入手。古琴是中国乐器中保留有较多声响资料的乐器之一,所以欲了解中国古代及传统的音乐风貌,古琴实在是一不容忽视的音乐宝库。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 1
  • ...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