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蘋果更新了iMac和Macbook Pro,雖然在外觀上沒有什么大的變動,但MBP更新了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支援,也就意味著可以購買到4核處理器的版本了[當然售價也要13899元起步]。8代i5的內置GPU性能有了較大提升,能更好的處理圖形工作和一些入門級的3D游戲娛樂,編輯部也因為性能提升的誘惑更新了一臺,而今天就來看看新一代MBP13的熒幕表現。
13.3英寸版本的新Macbook Pro在熒幕規格上也沒有太明顯的變化,解析度為2560x1600,227ppi,支援P3廣色域和原彩顯示功能,由于MacOC和iOS一樣都可以自動根據icc Profile進行色彩顯示轉換,更智能的色彩管理相比Surface Studio以外的Windows裝置算一個小優勢。顯示設定中也可以自由調整熒幕的自動亮度、原彩顯示開關和自定義色溫等。比較有意思的是系統的亮度調節的實際級數要比系統顯示的亮度條要細致,如果使用TouchBar的滑塊調整時候可以看出來。按照慣例,熒幕客觀指標測試采用Portrait Displays Calman和分光儀完成。
機型 | MBP2019 | iPad Pro 11 | MBP2016 | Surface Go | Surface Book |
尺寸[英寸] | 13.3 | 11 | 13.3 | 10 | 13.5 |
畫素密度[PPI] | 227 | 264 | 227 | 217 | 267 |
亮度[cd/m2 ] | 458 | 606 | 325 | 423 | 430 |
灰階[Gamma2.2] | 2.21 | 2.19 | 2.29 | 2.19 | 2.19 |
平均色溫,K | 6871 | 6859 | 7003 | 6638 | 6740 |
平均灰階偏離,ΔE | 2.06 | 1.83 | 3.88 | 1.25 | 1.69 |
色彩模式 | P3 | sRGB |
色彩飽和度[sRGB] | 132.56% | 100.47% |
平均色彩偏離,ΔE | 1.92 | 1.32 |
最大色彩偏離,ΔE | 3.81 | 2.61 |
機型 | MBP2019 | iPad Pro11 | MBP2016 | Surface Go | Surface Book |
色彩飽和度[sRGB] | 100.47% | 97.99% | 99.44% | 100.20% | 102.83% |
平均色彩偏離,ΔE | 1.32 | 1.32 | 2.77 | 1.48 | 1.38 |
最大色彩偏離,ΔE | 2.61 | 2.32 | 5.37 | 3.25 | 2.32 |
從使用體驗和實際測試結合來看,新版MBP相較于2016版進步幅度不小,熒幕的亮度表現有了很大提升,更適合戶外使用。其預設色溫接近6900K,略低于上一代,灰階和色準表現有了明顯進步,Gamma更接近標準的2.2范圍,sRGB和P3色域的覆蓋范圍也都接近100%。由于是相對大尺寸的熒幕,我們也順便測試了新MBP顯示區域的一致性。除右上角誤差略高外,顯示的一致性表現在筆記式電腦熒幕中也比較穩定,在不需要用戶校色干預下也有較優秀的色準表現,色彩鮮艷明快。即使不考慮作業系統,戴爾、雷蛇等品牌輕薄本也要在相近甚至更高價位才會提供相近水準的面板熒幕。對于老MBP用戶而言無論為了更好的熒幕或是CPU性能進步,都是值得升級的。
此帖使用Android裝置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