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市的手機中去掉耳機口并且還不配轉接線的機型越來越多,這讓我們有點發愁,音質測評該怎么做呢?好幾款機型都沒有測音質,因為感覺沒有下手點。這個時候藍牙與USB音頻裝置的支援情況會變得比以前更為重要,所以我們可以這么測。
HTC U12+就是一款沒有耳機口也沒有提供轉接線的手機,我們決定從這款機型入手,先嘗試一下如何評估這類機型,如果有不合理之處,以后我們會改善測評方案。
HTC U12+采用USB Type-C口,支援USB3.1。由于沒有耳機口,使用USB音頻外設成為使用傳統有線耳機的唯一辦法,也是實現高音質的一種途徑。我們使用多款兼容UAC2.0的裝置進行測試。
測試機型 | UAC2.0裝置 | 備注 |
iPhone X | 自動切換采樣率 | |
iPhone 8 Plus | 自動切換采樣率 | |
HTC U12+ | 48kHz鎖定 | |
三星Galaxy Note 8 | 48kHz/32bit鎖定 | |
三星Galaxy Note9[SM-N960N] | 192kHz鎖定 | |
三星Galaxy S8+ | 48kHz或192kHz鎖定 | 樂之邦MD30 Plus無法正常識別 |
三星Galaxy S9 | 48kHz或192kHz鎖定 | |
三星Galaxy S9+韓版 | 48kHz或192kHz鎖定 | |
華為Mate10 | 96kHz/16bit鎖定 | |
華為P20 Pro | 96kHzz/16bit鎖定 | |
vivo X20 Plus | 48kHz鎖定 | |
vivo X21 | 48kHz鎖定 | |
vivo NEX S | 48kHz鎖定 | |
一加5T | 48kHz鎖定 | |
一加6 | 48kHz鎖定 | |
OPPO R11s Plus | 自動切換采樣率 | 從高到低切可能鎖在48khz, 例如192切44 |
U12+對USB音頻外設并不是非常友好,輸出采樣率會鎖定在48kHz,意味著很多情況下都會產生SRC,而且也沒法欣賞高清音頻。雖然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來播放本地的音樂避開SRC,但播放在線音樂問題依舊。現在手機的SRC品質較高,需求不高不必過于在意,但是高品質難以實現。
U12支援藍牙5.0,支援主流的藍牙音頻編碼方案,從SBC至LDAC一應俱全。
測試項目 | LDAC 44.1kHz | LDAC 48kHz | LDAC 96kHz |
噪聲水準, dB (A): | -95.7 | -95.9 | -106.0 |
動態范圍, dB (A): | 96.1 | 96.5 | 101.9 |
總諧波失真, %: | 0.0014 | 0.0018 | 0.0023 |
互調失真, %: | 0.0046 | 0.0045 | 0.0025 |
立體聲分離度, dB: | -96.2 | -96.2 | -102.8 |
經過實測,發現U12+能良好支援幾個主流藍牙音頻方案,兼容性優秀,與各種藍牙裝置保持兼容,沒有出現斷鏈、爆音。支援LDAC 990kbps編碼,這個狀態的LDAC可以發揮出最佳音質狀態,相比三星Galaxy Note9[SM-N960N],表現略差一點,諧波要更多一些,量化指標上也能體現這種差別。實聽過程,也能發現兩者在高頻部分會有輕微的區別,U12+的高頻會更容易混亂一些,差別很小,不必夸大誤解。
實際使用,U12+更適合使用無線方案,建議為之搭配一條支援LDAC的耳機,音質雖然不會頂尖,但搭配適當不會差,比以前咸魚級的3.5毫米口輸出肯定好。 U12+的USB音頻輸出難以做到音質最佳化,如果要求不高,搭配一根HTC神線,其實也是蠻不錯的,但如果希望更高層次的折騰 ,就不是很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