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乐评消失了吗?
刘小波 于 2020.05.30 12:29:29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 《音乐周报》编者按:从今年开始,《歌手》节目取消了专业乐评人点评环节。与之相应,知名乐评人耳帝宣布停止后续《歌手·当打之年》的点评,其中一个原因是受粉丝情绪的影响。一时间,“我们这个时代不再需要乐评”“乐评人的价值已被取消”之声不绝于耳。流行音乐乐评是否真的消失了?

流行音乐乐评的消失近年来似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源于一场网络骂战,乐评消失的观点近期再次甚嚣尘上,但这无非是媒体的又一次带偏罢了。即便流行音乐无处不在,流行音乐不瘟不火的发展还是让人产生很多错觉,乐评的消失就是其一。其实,流行音乐乐评并未消失,而是发生了转向。

由职业转向业余

近年来,业余音乐批评大量兴起。业余并不等于粗浅,而仅仅是相对于这些乐评撰写者的身份而言。我们不能小视这些业余评论。克里斯特勒在他的《现代艺术体系》中提出业余爱好者的观念,他认为对现代艺术体系建立起到更关键作用的,不是一些当时的专家,而是大量的业余爱好者。一般的消费者都是业余爱好者,他们的感知是对形式直观的把握,有时简单到只管好听与否。更广阔的音乐总体研究道路既要研究音乐的生产,也要研究音乐的接受,尤其是要研究广大的业余爱好者。说到底,流行音乐的接受者并不是专业音乐人,而是喜欢它们的绝大多数业余爱好者。马尔库塞也提出感性解放的口号,希望艺术审美能改变异化状态,虽然具有乌托邦色彩,但最终引向了对大众文化的另一种批判,也为一直以来的感性复兴提供了参照。

业余评价一般是印象式的直观感悟,所谓的印象式批评,一是倚重审美直觉的运思方式,二是注重批评主体的深度介入,三是偏重灵活鲜动的诗性呈现。即是说,这种批评从自己的直觉感悟出发,将情感带入进行体验,最终呈现的结果也是诗化的表述,与一般的程式化的理论叙述不同。印象式批评是心学的典型表现,吾心即宇宙。听觉、心学、感性构成了中国一整套的审美模式。阿恩海姆在20世纪中期指出,我们对艺术不满、艺术被扼杀、错误的艺术理论滋生蔓延等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我们脱离了概念的知觉,思维只在抽象的世界里运动,而对艺术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感性的把握。他的言论是针对视觉艺术的,听觉艺术同样离不开知觉与直觉的把握。

由纸媒转向多媒体

近年来,传统报刊纷纷停办,传统的平台越来越少,导致即使有流行乐评人存在,也很少再有传统平台可以发声,而到了新媒体那里,即便发了声,也会被良莠不齐的其他信息淹没。

旧媒体的消亡,新媒体的蓬勃成长,让业余批评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很多音乐娱乐节目转型标榜为音乐评论类节目,就是看到了这一转向所带来的的巨大市场空间。这种批评在流行音乐界就是大量的微乐评,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当然,在部分学者看来一般网民水平不见得有多高,但这些都是主体深度介入情感的结果,而不是很多连流行歌曲都不听的人撰写出的空对空的理论套话。尤其是在网络音乐平台,几乎每首歌曲都有大量的跟帖评论,互联网时代将会发展成一个全民乐评的时代。这些评论成为听众听歌无法绕开的一道风景,是流行音听赏环节不可忽视的伴随文本。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只能是被动消费,而互联网时代的音乐消费让受众有了发言权与评判权,音乐平台提供的互动评价让职业批评和业余批评交融在一起,从留言到弹幕,一首歌曲成千上万条的评论成为受众听歌时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在这些评论里,不仅仅有一般听众的发声,有音乐人自己参与的讨论,还有极具专业眼光的客观评论。

从文本转向文化

时下艺术研究流行外围打转,很多场外理论征用在艺术现象之上,而很少触及到艺术的本体和内里。音乐研究也是如此,很少有研究能仅仅局限在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位音乐家,往往都是宏观概论,分析某一现象的文化逻辑。学理化、学院化让已经异化的艺术,通过学术研究更进一步脱离本来面目,变成一种“师范事业”,成为一代代教师自我延续的实践,与艺术应有的意义位置渐行渐远。

不过,这是针对那些脱离音乐文本而架空的理论话语而言,流行音乐的发展亟待专业而又接地气的批评介入。很多文本具有很深的学理性,一般读者只能望而却步,进一步加深了乐评消失的错觉。

被娱乐媒体带偏的批评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娱乐媒体对流行音乐评论的影响不容小觑。很小的事件,都有可能被媒体放大,有很多专业性的探讨,最终往往也被带上了口水战的节奏。这种媒体引导的目的往往是蹭热度、炒作,进而吸引流量、恶意营销。前文提及的乐评消失论也有这种意味。在这些口水战争中,真实的情形被隐藏,一般网民的思维被媒体牵着走,越带越偏。

其实,即便是最传统的职业批评,当下也仍有不少存在。近年来,李皖在《读书》《文汇报》等依旧有不少的乐评文字,《音乐周报》对流行音乐的评论也有不少,黄启哲在《文汇报》上经常有音乐评论,就连《文学报》的文化观察,也有很多很有见地的流行音乐评论。但相对于海量的流行音乐本身,这乐评太微乎其微了。特别是在一个全媒体时代,无论多有价值的信息都会被媒体操控,一次次带偏,这一场又一场的网络口水战都与媒体的操控不无关系。无处不在的“水军评论”,就是娱乐企业与媒体联手实施的对批评的操控。

流行音乐评论最见批判精神

在这样的音乐评论环境里,我们更加需要专业的、职业的音乐评论。虽然受众的主动性逐渐增强,但毕竟术业有专攻,面对海量文本会出现选择困境,尤其是面对那些超越整个时代的审美的作品时,更无从理解,需要专业的引导。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作品批评,对受众理解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相应的宏观的美学体系的建构对受众接受有决定性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完全囿于当时业已建构的审美体系。

批评的引导十分重要,诚如徐迟所言,“本来解释音乐是最困难而且不可能的,了解音乐只有:去听,去听,去感觉。但是去听之前,要使人去听,文字所能帮助音乐的,大概也只是‘使人去听’罢了。”批评的文字可以使人们去听音乐。一般的理论将受众看成被动的受众,所以音乐控制理论在西方十分盛行,但是随着讯息的发达,人们可以更为能动地自己去听。职业批评家的文字对流行音乐的阐释建构起了独特的体系,对受众也有直接的影响。

而在所有音乐批评中,流行音乐评论最见批判精神。流行音乐评论需要引进现代学术话语,促进现代性文化体制的建设。对一种流行,对一首歌曲,欣赏者多以“粉丝”的态度用言辞、表情甚至夸张的尖叫和眼泪表达他们的热衷,独缺专业批评的介入,亟需有专业水准、有艺术眼光、有大众文化分析能力和善于引导、敢于批评、热情推荐的音乐评论介入。也就是说,流行音乐健康发展除了业余的消费与评价,也要提高职业批评的水准,加大职业批评的力度。《中国好声音》定位为一种音乐评论类节目、《我是歌手》引入专家点评环节、媒体评审团的介入等都是增强流行音乐职业批评的行为。社会的分众化使得艺术欣赏成为一种分赏行为,但艺术分赏是无主见的盲目追逐,是共性化的随机趣味漂移,因此在艺术分赏年代仍然需要强调艺术的公赏力,即有关艺术的可供公众鉴赏的公共性品质和相应的公众素养或能力。公众素养并不是天生就存在,而是慢慢培养的。

步入网络时代,流行音乐的商业价值愈发凸显,更多的个人与团体加入到这一行业,整个乐坛呈现出诸多的新变化。从总体上来看,所有时代的流行音乐生产都具有趋同性,即生产最具商业潜力的产品以获取预设的利润,并将这种潜在商品经传播抵达受众。但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这种音乐商品的生产主体、创作技术以及传播模式都更加多元,与传统流行音乐的生产模式大相径庭,流行音乐成为一种多元联动的产品,也就有了更加广阔的产业空间。随着5G时代的来临,流行音乐的硬件条件愈发成熟,音乐的“玩法”也越来越多,流行音乐也在新变与突破中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流行音乐的评论不会消失,只会在沉潜中爆发出力量。只是,不要一次次被媒体带偏了,那样的话,即便有真乐评,也权当消失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我还可以说这是学韦伯呢,学术论文最后总是来个神转折。

文章内容有限,时间有限,能写清楚的那些不见得是全部的感受,那么只能在结尾设法把整体简化表达一下。
发表于2020.06.09 16:31:57
4
114.106.004.***
114.106.004.***
发表于2020.06.02 19:48:30
3
03
然而民间舆论实在是太奇怪了。众口一词靠粉丝的那位其实粉丝很收敛。众口一词很纯洁的那位他的粉丝很疯狂。这种神奇的错位形成了巨大的诡异和不协调。连带耳帝也撂下狠话撤了。
此帖使用V1911A提交
发表于2020.06.01 00:02:24
2
014.208.***.***
014.208.***.***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500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