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影系列:喂,歌剧有什么好听?
李梦 于 2019.07.01 18:27:20 | 源自:北京日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最近重温两年前上映的影片《触不可及》,发觉片名译得有趣。电影故事改编自一位法国富翁的自传,讲的是他因为一场意外而自颈部以下瘫痪,请来一位年轻的黑人护工照料起居。原本,白人富豪菲利普与黑人穷汉戴尔不论年纪、阅历抑或生活背景都迥然不同,真可谓“触不可及”,但因了这场偶然的、足以影响命运的意外,让两个本属不同世界的人,有了终生难忘的遭逢。

这电影好看的地方有二:一是不时穿插的幽默与戏剧化段落,二是对照鲜明。白人的财富与黑人的困窘、白人的含蓄内敛与黑人的耿直率真,以及两位主角对于家人、爱情和艺术的看法,都截然不同。都说知音最可贵,但在我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段人生能找到一处交集,才是更让人惊喜的所在。故事的开头,戴尔受不了菲利普总是太过讲究,受不了他天天在卧室播放的歌剧咏叹调,更是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肯花上八万美金的天价,只为买一幅简单到好像儿童涂鸦的现代艺术画作。直到那一次他陪伴菲利普去剧院欣赏莫扎特歌剧《魔笛》,听到剧中夜之女王的那首咏叹调,情节终于反转,误会与隔阂渐消,导入一个让人欣慰且温暖的尾声。

  • 《魔笛》是莫扎特一生中写下的最后一部歌剧,其中的咏叹调如夜之女王的《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以及开篇处捕鸟人唱出的那首活泼欢愉的歌,都是屡听不厌的经典。尤其是夜之女王的咏叹调,篇幅虽不长,却格外令人印象深刻,不单因为旋律的急促与亢奋应和剧中角色性格,还因为这作品对于演唱者的音域和技巧都是极大挑战,难怪成为几乎每位花腔女高音渴望在台上实现的梦想。

    片中,戴尔在歌剧开场时,还满不在乎地与身边的菲利普大声说笑,毫不在意周围人的不满,直到这首复仇咏叹调出现时,镜头由菲利普切入戴尔,观众本以为会见到昏昏欲睡的他,却意外地发现戴尔正聚精会神欣赏,甚至眼中有光,全剧结束后还忍不住起身拍掌。没人知道究竟是哪段旋律或那句唱词戳中了戴尔的心事,但看过此片的我们,都因此更加确认了音乐的魔力。初遇见菲利普的戴尔,总会不耐烦地问他“歌剧有什么好听”,菲利普答不出来,只说音乐让他感知自身的存在。后来,戴尔不再问这问题,想必已然找到了答案。

    导演和编剧选择莫扎特歌剧《魔笛》为戴尔进入古典音乐的世界打开一扇窗,或许不乏深意。创作这部歌剧时,莫扎特生活窘迫,为疾病折磨,但写作音乐的热望不减。他在写作《魔笛》时用上多种素材,将意大利歌剧、德国民谣、宗教音乐甚至维也纳通俗戏剧共冶一炉,以此形成既丰富繁杂又彼此映照的样态。后世有不少学者猜测,《魔笛》的混融风格与莫扎特强调博爱与理性的信仰不无关联。的确,歌剧中的主要角色历经险阻艰辛,终于赢得爱情与光明,这样的大团圆结局,与《触不可及》片中大半身瘫痪的菲利普在黑人伙伴的鼓励下,终于放下自卑,勇敢面对未来生活的情节相对照,亦能见出关联。而《魔笛》中多种音乐元素的“混融”,不也正好暗示出片中角色跨越种族、社会地位及身份界限的亲密往来?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3.147.250.***
    123.147.250.***
    发表于2019.07.08 15:23:31
    4
    03

    此帖使用G8232提交
    发表于2019.07.08 15:23:13
    3
    122.004.066.***
    122.004.066.***
    发表于2019.07.01 21:16:44
    2
    03
    最经典的是菲利普生日时演奏的维瓦尔第的四季,这个绝对是古典音乐的入门曲目。
    在生日音乐会上有很多的巴赫的曲目,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巴赫的大提琴组曲。
    还有黑人小哥打开豪华的浴室响起的Ave Maria。另外电影本身创作的配乐也很好,很应景。
    其实这个电影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不仅仅是音乐。还有跨越种族、个人成长、与过去和解等等。这些元素在今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绿皮书中被完全复制过来。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9.07.01 20:17:23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312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