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都作曲了,莫扎特怎么想?
卢旸 于 2018.07.26 13:34:10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0.00/0

近几年,历经60多年起起落落的人工智能再度掀起热潮,成为科技和资本追逐的焦点。它渗透到各行各业,甚至侵入高级抽象艺术——音乐领域。人工智能揣摩我们的心思推送音乐,捕捉我们的演奏动作予以调整,学习我们的数据创作音乐……我们惊讶于人工智能在音乐领域施展的“特异功能”,期待人工智能带来更多惊喜,也担心它会不可避免地替代人类的艺术创造。

“听到计算机作曲我很惊讶”

吸引全世界目光的AlphaGo是第一个击败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由谷歌旗下DeepMind团队开发。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2017年5月27日,它以三局全胜的战绩击败排名世界第一的围棋冠军柯洁。同年10月18日,DeepMind团队公布了更强版AlphaGo Zero,从空白状态学起,在无任何人类输入的条件下,迅速自学围棋,并以100:0的战绩击败“前辈”。

“人工智能作曲跟下围棋的原理一样,都是深度学习。就是运用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马尔科夫链、混合型算法等,由人制定规则、建立海量数据库,机器进行深度学习,分析作曲规则、结构,然后生成音乐。”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周莉介绍,使用计算机作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早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音乐作品是莱杰伦·希勒(Lejaren Hiller)在1956年创作的弦乐四重奏《依利阿克组曲》(Illiac Suite)。

另一个较早且成熟的古典音乐作曲系统是EMI作曲系统,它采用拼接方式创作,再现了已故作曲家音乐风格。算法作曲领域的一个较大突破是Anton作曲系统,它可以在一个框架体系内生成音高和节奏,并识别判断人为的错误。

谷歌使用TensorFlow平台,成功开发了能够生成旋律和新型乐器声音的算法。用户只要输入一些诸如音乐类型、速度快慢、乐器、时长等网站给出的标签,就可以轻易创作出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到人工智能创作的音乐,我感到很惊讶,惊讶于人工智能具有创作的能力,而不是创作的品质。我很好奇很期待它未来的可能性。”作曲家、钢琴家高平说。

“随着科大讯飞、微软、腾讯等公司纷纷投入研发人机交互语音识别技术,音乐作为分支,也将迎来突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讲师陈世哲认为,一旦多音乐器的各个声部能够被区分出来,节奏、音高等信息被准确提取,音乐人工智能将会迎来大爆发。

听惯人工智能音乐,艺术会退步吗?

人工智能创作的音乐结构更复杂,逻辑关系更严密,不过,其作品的“幼稚”也显而易见,音乐作品风格和体裁相对单一,可听性不高。“这种音乐即便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某个风格,也还是像初学者的创作,或者像没有才华的作曲家写出来的东西——不精彩的无害音乐。”高平如此评价道,“如果这种音乐听习惯了,让人们满足的话,是否会带来艺术上的退步?”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付晓东进一步分析道,“人工智能作曲现阶段尚具有博眼球效应,随着技术发展变得司空见,其作品的审美价值会立刻掉到谷底。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而机器缺少人类的情感、人性的内涵,从这个角度讲,人工智能永远无法超过人类。”

周莉则提到,国外算法作曲系统的研发相对活跃,而我国相关研究较少,更缺乏中国民族音乐人工智能作曲系统的研发。目前国内人工智能作曲还停留在对各种算法的研究上,不是因为技术达不到,而是不具备海量数字音乐库,特别是民族音乐样本不足。

说取代为时尚早

2013年9月,牛津大学发表的研究报告《就业的未来》称,一二十年内,美国47%的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2043年,只有20%的人还拥有工作。不过,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表示:“因为人工智能不能跨领域思维,没有自我意识,所以情感、幽默、艺术等所有文科现在是安全的。”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专业副教授李子晋也认为,人工智能实际上只是一个工具,让许多简单的任务自动化。

目前人工智能作曲在一些环节已经替代曲作者。青年作曲家冯金硕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一个是独立作曲,人工智能学习音乐风格;另一个是辅助作曲,人创造一个旋律简单的构思,人工智能把剩下的内容完成。

不过,作曲家们对人工智能的“取代”并不担心。上世纪九十年代赴日本从事音乐创作的作曲家陈一新认为,节奏死板、没有内容的广告音乐、背景音乐的创作可以用计算机取代;表达思想和对世界认知的音乐创作,是不可能替代的。曾任多部歌舞、音乐剧音乐总监及主创的青年作曲家杨一博表示:“在计算机中输入风格,就可以制作出很不错的编曲,作曲会特别方便。当然,不能用计算机做出来的东西糊弄事,最终还是人的创作设计更靠谱。”

“说‘取代’为时尚早,‘辅助’倒是已经实现。比如钢琴课上,人工智能是很好用的工具,辅助老师提升效率。”音乐笔记CEO闫文闻开创“在线音乐教室+真人老师”钢琴陪练模式,对音准、节奏实时智能纠错,纠错准确率99.5%以上,“机器能够在细节重复性的事情上比人更准确,但是在其他层面,机器看到世界样本量没有那么大,这个时候,无法做出复杂的判断。”

音乐与科技需要桥梁

陈世哲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录音艺术方向,后留校任教从事计算机音乐、交互设计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他认为,国内音乐科技研究并没有很好的土壤,清华、北大没有音乐学院,国内音乐学院都是独立出来的,理工科老师由于对音乐不了解,很多选题找不准方向。“国内是两个人群在做音乐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理工科专业,他们掌握前沿计算机技术,但只有业余的音乐素养;一个是音乐学院团队,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但是在计算机知识方面比较薄弱。”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伟认为,国内音乐科技研究存在艺术界与科技界割裂严重、起步晚水平差、社会知名度低、产学研合作少等问题。

2013年,由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声音与音乐计算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其后,2014年、2015年研讨会分别由清华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承办。2016年起研讨会更名为“声音与音乐技术会议”。今年5月,中国音乐学院承办2018音乐人工智能发展研讨会,来自理工科、艺术院校等十余所高等院校、音乐科技相关企业代表参会。“研究传统音乐理论的人,对人工智能技术并不了解甚至排斥,理工科在专业音乐部分的了解非常有限,双方沟通存在障碍。”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专业副教授李子晋说,“两个领域需要通过学术性交流多接触,分享各自领域的研究方向,寻找契合点。音乐科技系是一个很好的桥梁,能用两边都懂的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李伟也说,“会议能促进文理交融。此外,人工智能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尤其95后具有音乐素养的科技人才激增,这无疑推动了我国声音与音乐技术领域的发展。”

意想不到的音乐体验

“1983年,MIDI诞生,随后传入中国。曾有人预言MIDI将替代传统音乐。结果是,MIDI技术大大降低了音乐制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音乐的传播。电子音乐诞生的同时,传统音乐也在发展。”陈世哲认为,同样道理,人工智能让音乐制作成本越来越低,没有经过音乐训练的人也可以用音乐表达自己,为真正有天赋的人提供创作环境,音乐将走出音乐厅,和更广泛的领域深入结合,出现意想不到的音乐体验,人们的审美也会更加多元化。

不仅音乐创作领域,人工智能对于舞台演出形式的创新也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价值与潜力。冯金硕介绍,当乐器具有智能后,可以与人进行“直觉化”沟通,主动理解人的演奏动作,大幅减少人与乐器之间的隔阂,从而创造出新的演奏形式,并降低学习乐器的成本与门槛。人工智能乐器研发的目标是将数字乐器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造一系列可以改变当今乐器演奏、学习方式的全新智能乐器,解决传统乐器在演奏中的局限,包括:演奏方式、音色音域、入门者的学习难度以及音乐的传播与分享。乐器外形、演奏方式到乐器与人的关系都将产生颠覆性的变化。

“人工智能发展的高级目标是让使用者忘记人工智能这项技术的存在。让人工智能乐器与使用者达到完美无缝的对接才是技术最高的境界。无论科技怎样发展,音乐的演奏都需要触及到人性,才具有在社会中传播的动力。这也是我们研究人工智能乐器未来追求发展的方向。”冯金硕说。

“音乐人工智能貌似正在不断地挑战、进攻甚至是颠覆人类原有的音乐世界,其实大可不必惊惶失措。它的出现、发展与进攻,恰恰是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定义艺术与技术的边界,迫使我们不断提高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智慧含量与人性品质。”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付晓东说。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8.171.***.***
118.171.***.***

森泃妏蚚SM-G955F枑蝠
发表于2018.07.28 20:24:30
2
03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8.07.26 18:13:50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761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