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赛尔到蒂皮特:英国音乐的“黄金巨匠”们
田艺苗 于 2017.10.22 15:42:10 | 源自:微信公众号-田艺苗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0.00/0

虽然早在都铎王朝或伊丽莎白时代,英国音乐曾显赫一时,但是1695年普赛尔去世之后到20世纪初,都没有出现过一位享誉世界的英国作曲家,不得不说是一个尴尬的事实。不过众口应允的是,到了1910年,所谓“英格兰音乐的黄金年代”终于降临,如埃尔加的小提琴协奏曲、沃恩·威廉姆斯的《托马斯·塔利斯主题幻想曲》、布里奇的《大海》组曲、戴留斯的《春天初闻杜鹃啼》、霍斯特的《行星》组曲、巴克斯的《廷塔杰尔》等杰作,几乎在短短数年之内就拉开了英伦音乐盛宴的帷幕。 从早期的普赛尔和亨德尔平行,巴赫与科莱里并置,继而是20世纪初英伦音乐复兴大潮中的领军人物沃恩·威廉姆斯,象征着英国音乐走向高峰的布里顿与蒂皮特,还有英国当代作曲家霍·沃特金斯等等,让我们为整个三百年英伦音乐的脉络红线作一次继古开今的展望。

亨利·普塞尔 Henry Purcell

普赛尔的伟大在于可以融洽地穿梭于世俗与宗教音乐之间,其地位犹如吕利之于法国音乐。普赛尔的职业虽是教堂作曲家,但戏剧天性将他带往舞台——那一年代的戏剧配乐类似如今的电影原声,是非常容易找到市场的,他的《狄多和埃涅阿斯》、《亚瑟王》是英国歌剧的翘楚,与英伦文学融合度极高,而室内奏鸣曲与弦乐幻想曲则继承了最纯净的意大利弦乐风范,轻盈而精妙的对位法与果敢的和声转折简直是天赐的果实——即便以较现代的标准衡量。

  • 《摩尔人的复仇》的乐队旋律后来被布里顿用作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的变奏主题。而唯美动听的《夜的赞美诗》;乐迷们可能较为熟悉英国女歌唱家埃玛·柯克比所演唱的版本;《让黑夜丧尽》反映的是饱经沧桑的乔布·泰勒在夜间独坐的绝望情绪;而《哀歌》等声乐多由蒂皮特改编成钢琴伴奏版,与原始的古乐配器差距不大,更适合今天的艺术歌曲音乐会。

    沃恩·威廉姆斯 Ralph Vaughan Williams

    英国晚期巴洛克音乐或许有些不尽人意:除了教堂音乐和少数歌剧,英国音乐几乎处于沉睡期。不过,人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英国民歌的整理正在冰层之下进行。19世纪末开始,爱尔兰 、苏格兰、威尔士(在一个世纪之前流行)的歌曲都开始被热心的音乐家与学者们重视,然而谁都未料到,正是这些质朴的民间曲调,后来竟成为了二十世纪初英伦音乐之再复兴最扎实的根基。

    沃恩·威廉姆斯就愿意从英国民歌音乐中寻找到自己创作的本源,他投入大量时间研究民间材料,并表态:“与其说民间音乐给英国作曲家提供一些什么,不如说去发现一些被外来事物掩盖住的东西……五十年前夏尔普已经开始发掘英国的民歌了,美妙的旋律摆在眼前,然而我们至今所知甚少,格里格与斯美塔那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如果每一个英国孩子像熟悉自己语言一样了解自己国家的民歌就好了。”

  • 《塔利斯主题幻想曲》的主题,借鉴自十六世纪的英国前辈塔利斯,而单乐章“幻想曲”也近于伊丽莎白时代英国幻想曲的分段结构,特点是对简单旋律材料的演化,从技法上讲平易近人,并不复杂。当年在格罗斯特大教堂首演时,全部弦乐,分为三组,分别是四重奏、第一与第二乐队,在作品行进时,所谓的“塔利斯旋律”在弦乐的低、中、高音区先后交替地涌现出各式变体,最终推向激越的高潮。总谱还注明,如果可能,两个乐队应当分坐二处,显然这寄希望于大教堂内宽敞空间的声音共鸣,势必与文艺复兴时期宏大的唱诗效果别无二致。英国评论家梅特兰就将其形容为:“你说不清耳边听到的是极古老还是极新的声音,似把人超度到了不可名状的思维与感觉中。”

    威廉·沃尔顿 Sir William Turner Walton

    沃尔顿代表了1920年代英国音乐之新声。那严肃性很高、旋律又极美的中提琴协奏曲,可能是人们谈论他时首先所提到的。《亨利五世》配乐的两首选曲,其实是他从1930年代中期开始涉足电影配乐行业时的作品,随着又两部部由名导演奥利维亚制作的莎士比亚影片出炉,沃尔顿的配乐也获得佳评。不过二战之后,略保守的他开始声名淡去。

  • 本杰明·布里顿 Benjamin Britten

    沃尔顿之后,英国人总算等来了伟大的布里顿。他《写给男高音,圆号和弦乐的小夜曲》格外出名,其实他还另作有一首《小夜曲》。布里顿其实已在他的多部作品中尝试过“夜”、“睡眠”或“梦”的相关主题,诸如《夜曲》或《仲夏夜之梦》。由于文本选材的缘故,如第四首歌曲来自一首匿名的十五世纪苏格兰挽歌,评论界大多将这首《小夜曲》的主题理解为堕入茫茫夜色的无奈。音乐以六小节声乐固定音型为基础,器乐部分发展出一个含有呈示部、间插段与密接合应的完整赋格,静态声乐层与动态器乐层像铺就了一条宿命之路,而倘若我们抛开其中的文本语境单独聆听的话,那人声与圆号间一问一答的纯粹感官之美,透出淡淡乡愁,同样值得回味。

  • 《费德拉》,是为女中音歌唱家蓓克所谱写的一首康塔塔,是布里顿晚期以弦乐为伴奏主导的作品之一,不单人声很有难度,弦乐的复杂度与美妙也堪称一绝:弦乐声部的谱写一直是布里顿的天赋所在——茂盛和干净两种质地完美并存。布里顿对全音阶的实用精熟到家:全音既强调平等的音级关系,又不是全然的无调性,运用之娴熟让人想起布里顿早期写给弦乐的《幻想五重奏》。

    迈克尔·蒂皮特 Sir Michael Tippett

    1905年出生的蒂皮特比布里顿年长,却是一位很“晚熟”的作曲家,相较他宏大的四部交响曲与《我们时代的孩子》,《科莱里主题幻想协奏曲》更具亲和力。这部惊人美妙的作品,在笔者眼中,几乎像是巴赫或维塔利的《恰空》在数百年后穿上了当代“时装”,来了番华丽丽的转身。

  • 一般情况下,乐迷对蒂皮特与布里顿的听感有着明显区别,摩根认为:“蒂皮特的作品看上去是通过挣扎与痛苦而写成的,创作量少而深度、不安的紧张度以及音乐姿态的复杂性。”《科莱里主题幻想协奏曲》中层出不穷的不和谐音程与装饰音,分明比沃恩·威廉姆斯或其他人的幻想曲又复杂了一大截。然而,考虑到作品受爱丁堡音乐节协会之托为纪念科莱里诞辰300周年而作,所以为了接近本真风貌,它即便织体微妙绝伦,大线条总体上却很从容,甚是利于小提琴、大提琴两位独奏潺潺流露出娴熟的演奏直觉。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00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