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李宗盛究竟是在致敬什么?
刘小波 于 2017.08.22 12:29:18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10

高晓松总能在恰当的时候推出直击普罗大众心灵的作品。《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让诗与远方的话题延续了很久,除了扎实的音乐制作功底,富有哲理和诗意的扎心歌词也是他的惯常手法。近日又有一首来自高晓松的歌曲《越过山丘》流行开来,这首致敬李宗盛的歌曲与李宗盛发行于2013年的歌曲《山丘》互文。歌词可谓句句直击心灵,用白描的手法铺叙了一段失意的人生,对跨度几十年的岁月进行了追忆。

“越过山丘,遇见十九岁的我”“越过山丘,遇见六十岁的我”。几十年的跨度在一首歌中展开,只有回忆,才能让这么漫长的人生在几分钟之内呈现,时间的流逝让人难免追忆。歌曲中故事的主线依旧是爱情,亘古不变,有谁会拒绝爱情?尤其是失意的爱情,李宗盛擅长表达失意的爱情,他自己的私生活也为此作了注脚。因此,致敬他的《越过山丘》也是如此失意:“戴着一双白手套,喝着我的喜酒。他问我幸福与否,是否永别了忧愁。”歌曲一出,网络上开始了对两首《山丘》的对比。为什么一首歌曲会让人念念不忘,进而被致敬?“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这是乐迷圈内的行话。李宗盛身上究竟有什么让人着迷的东西?

首先,可能是一种音乐的怀旧情绪。李宗盛捧红了一大批歌手,推出了大量优质华语流行音乐,致敬李宗盛,既是对李宗盛本人音乐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华语流行音乐黄金时代的怀念。从当前形形色色的音乐节目不断翻唱老歌就可以看出人们的怀旧情怀有多严重。尤其是,流行歌曲本身也是怀旧的主要表达场所。赵雷的《少年锦时》、刘昊霖的《儿时》、朴树的《清白之年》都流行了很久。这些歌曲无一不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越过山丘》也是对青春的抒怀,很多语句直抒胸臆,回忆“那段失意却仍显珍贵的青春”,这是当下创作的主要母题之一,大量的青春小说、青春电影、青春电视剧、青春歌曲搅动着人们的那根青春之弦,随着律动跳一支青春圆舞曲。严格来说,这首歌曲不无迎合之意,题材的选择正是如此,不同的是,将其与李宗盛联系起来,还显示出一种中年怀旧风。由青春书写滑向了中年怀旧。这与人的年纪有关,中年写作或者晚年风格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当这些音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的感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就出现了中年写作甚至晚年风格。

“怀旧”是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一大主题。从港台通俗歌曲到校园民谣,从文学到电影,都有一种怀旧的腔调。怀旧是一种欲望的替代满足,尤其是在碎片化的当代,只有怀旧能带来一种历史厚重感。流行音乐的怀旧是其主要主题之一。校园民谣、青春歌曲、思乡歌曲等都有怀旧性质。缺什么才会用符号称颂什么,符号并不表达已经存在的意义,意义必须靠解释才能出现。怀旧歌曲的大量出现正说明这些逝去的东西无法追回,逝去的意义已经不在场,需要符号来表达,从而实现幻想性、替代性满足。现实世界的失范让人们从旧日时光中寻找到一丝慰藉。也有人批判怀旧是一种做作的情怀,是一种催眠,过去甚至不如当下等。但无论如何,怀旧作为一种艺术主题,获得了极大成功。只是这种成功在商业化的滥用中逐渐失去应有的效力。

其次,致敬李宗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乐迷依旧对破碎的爱和失意的人生无力抵抗。随便挑出几首李宗盛的歌,都是一首比一首悲惨,一首比一首凄凉。

这种失意传统成为流行音乐经久不衰的主题,也成为当前乐坛的常态。煽情至评委落泪观众啼哭似乎成为检验音乐品质的新标准。音乐的选题也就显得十分关键。王建房的《在人间》提炼出“一生与苦难做邻居”这样的主题让评委掩面哭泣。毛不易在某选秀节目唱出的《消愁》中“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惊呆评委。他们一再证明,悲剧艺术总是更能震撼受众的心灵。

致敬李宗盛其实是对得不到的爱情的释怀,是对达不到的理想的妥协,是对不如意人生的接受,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年思维。当李宗盛老去,他的歌迷也一同老去,这是一种同构的关系。人过中年之后对人生会有别样的看法,用流行的话的讲,就是一种“小确丧”,是对失败的认可,正如也是一首最近流行起来的失败者之歌《在人间》所唱:“在人间,有谁活着不是一场炼狱”。人生并不只有顺风顺水,也有逆境之时,而以乐观的心态对待不如意也是一种正能量,只是不要让这种妥协成为一种颓废的借口,停止前行的步伐。我们如此醉心于艺术中失意和失败的表达,本质而言还是生活的重压让我们无法寻求突破口。当然,这些所谓的失败大多是生活的提炼,而且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大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每个人每天都在听失恋的歌曲,但是并没有每天失恋。真正的突破口或许还是一种庆幸甚至幸灾乐祸的心态。而且有了这些失意的作品,哪怕不幸有天降临到自己身上,也就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

最后,对李宗盛的着迷更重要的可能还是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音乐态度。流行音乐一直以来以娱乐为主,空洞、浅薄、浮躁使其代名词,尤其是很多音乐人陷入商业的漩涡,忘记了艺术的真谛。而李宗盛一直坚持认真对待的态度,并且也交出了许多让听众满意的作品。这种音乐的态度在听众那里被转化为他本人的人生态度。音乐态度成为他人生态度的写照,歌迷也需要从他那里获得相应的参照。

李宗盛的歌曲历来都有市场,而且有上了年纪的人的市场,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他的音乐有着一种看穿悲苦的洒脱和释然。这正是音乐态度所体现的人生态度。他并不是绝对的厌世与悲观,而是一种桃花源式的超然和梅妻鹤子的洒脱。面对命运仍要“不自量力的还手”,至死方休。《越过山丘》对此有着延续:就让我随你去,让我随你去,逆着背影婆娑的人流,向着那座荒芜的山丘,挥挥衣袖。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正如媒体推介语所宣示的那样,《越过山丘》,或许就是对人生最好的领悟。得意有时,失落有时,每一份经历和每一份过往,都将起伏不定的路途斑驳渲染。“越过山丘,遇见六十岁的我”,不仅有着一份对青春年华的追忆,更多了对未来岁月的探寻和希望。

时代不断发展,世界不断变化,总有那么一部份人,不愿迎接新生活的到来,于是乎,过去的东西总有市场,怀旧也就自然而然。金曲不断被打捞,带领歌迷集体怀旧,对老歌的痴迷一方面显示出这些歌曲的经典性,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当代乐坛创作的匮乏,只能回望经典。除了致敬李宗盛,邓丽君、梅艳芳、张国荣、黄家驹等逝去的明星也不断被致敬,其他老一辈歌手也在各种场合以各种方式被致敬。致敬经典是必然,但不是惟一选择。过去值得回味,未来也需要开拓。

  •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3.115.***.***
    123.115.***.***
    李宗盛当年给那些滚石女歌手写的一波又一波的好词,真是经典得无以复加。曾经非常诱惑一个直男体内究竟是怎样的脑回路才能写出那样直击女性心底的好词。
    发表于2017.08.25 21:50:44
    7
    113.077.147.***
    113.077.147.***
    发表于2017.08.25 20:47:33
    6
    103.221.141.***
    103.221.141.***
    发表于2017.08.24 22:40:25
    5
    211.143.230.***
    211.143.230.***
    发表于2017.08.23 12:05:47
    4
    124.226.153.***
    124.226.153.***
    发表于2017.08.23 09:52:45
    3
    106.109.065.***
    106.109.065.***
    发表于2017.08.22 23:09:05
    2
    036.040.050.***
    036.040.050.***
    发表于2017.08.22 21:36:36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0522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