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莫:“狼女”的灵感与通感
贾晓伟 于 2017.02.04 13:20:28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1.00/1

2016年年初DG公司出品的法裔钢琴家格里莫的唱片《水》,是这位号称“狼女”的特立独行者在音乐理念上的披露与总结。封套上美人的精致面容依旧,但眼神却有狼一样的坚硬。曾有记者问其个性特点是什么,她以“固执”、“有趣”、“有主见”自道。在古典钢琴演奏界速变的当下境况里,格里莫一直是吸引媒体与大众眼球的成功人士,一个明星般的存在。原本她就是美女坯子,乖乖女,却偏偏要在钢琴的影子后面养几百只野狼,与狼共舞——这种戏剧性反差,也许就是一种推销自己的“故事策略”。

  • 有人把格里莫称作女版古尔德,为两人的我行我素与超然,以及由此而来的自然与悠然而感慨。他们有力量挑战权威,并让权威们吃天才这一套,这才是事情的关键。古尔德与伯恩斯坦的合作,以伯恩斯坦听任古尔德“天才般的信马由缰”成就了美谈;但格里莫与阿巴多的争论,却以各执己见结束,再度合作免谈。在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里,是指挥的权威大,还是演奏家说了算呢?阿巴多坚持用原始文本,一字一句都不能动,格里莫却要弹奏布索尼改编的华彩段落。当然,阿巴多最终还是听到了狼女悠长而不满的吼叫。那是穿皮靴、牛仔裤、“美国味”十足的狼女,对阿巴多晚礼服象征的“守旧的欧洲”的冒犯——几乎就像一个规矩的父亲要面对叛逆的女儿。1969年出生的格里莫,与阿巴多相差36岁。

    十年前,有个朋友从美国纽约回国,我打听那边的音乐演出状况。他说钢琴家里布兰德尔名声大,已显头角的格里莫也被乐迷议论纷纷,票房的风头盖过了阿格里奇,尤其是知识界,认同她“桀骜不驯”这回事。其实,读一读格里莫不停推出的图书以及访谈,她表面上的叛逆,是反对音乐的“老生常谈”,蔑视僵化与人云亦云的弹奏。她平素读诗,也看大部头著作,写作与聊天会让人觉得天花乱坠,但却另类而独特,一切皆从自己的感受与经验来。对于未理解的作品,她绝不上手;而弹奏,则是“灵感”与“通感”的共用。许多约定俗成的作品,她几乎是在“忽然想到”或某一场梦之后与其相遇,在神秘力量的推动下演奏。也就是说,理性与确定性让位于感性与不确定性,是“巫蛊”在主导一颗心与一双手。格里莫要求“真诚”,无异一头野狼跑进了村庄,引得村民的不安与家畜的嚎叫。

    既然是以个性与新的阐释示人,也就把自己架到了火上。格里莫的作品真能在大师云集、名版如林的钢琴世界站得住脚,并站得稳吗?我听过她的拉赫玛尼诺夫,这是她年轻时最喜欢的作曲家。与贾尼斯在水星公司推出的版本比,格里莫要落于下风,甚至不如其他名家的演绎。她是直觉型演奏家,有自己的感受,但不够宏大,一些地方的处理逸笔草草,打磨得不精致。以一己年轻气盛的力量,把其他大师抛在身后,几乎是不可能的。格里莫演奏的小作品,却很鲜活,自成一体。比如她运用通感,会以颜色想象巴赫等大师作品的一些段落,启示并指导自己的演绎,有不少表面上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见解。她的曲目范围在不停扩大,近年来关注跨界与新式链接,以及不同大师碎片的拼贴,追求新的美学效果。

  • 像《水》这张唱片,曲目是大拼盘,既有古典作曲家,也有现代与当代作曲家,在“水”这一概念里,加入了环保与神学内涵。此前的2014年,在纽约,格里莫就现场演绎了“水”,琴声与水景相配,声光电并用,有点类似大型实景演出,音乐只是其间的一个要素。当然,在视觉刺激与声音刺激二者之间,视觉是首要的。

    如今是信息如烟似花的时代,钢琴如何与时代契合一直是个悖论。是礼仪非凡地古典,西装革履;还是蹬皮靴、穿牛仔裤于当下,已成两难之境。当然最坏的一种选择,就是大皮靴配晚礼服,不伦不类。格里莫所做的努力,是把演出现场从教堂、音乐厅移到户外。她赢得了名声,却两边都不讨好。据说她喜欢塔罗牌,但让迷宫与城堡里的女主人变成婢女是艰难的。电影《罗马假日》,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066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