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爵士:马勒“未完成”的“完成”
贾晓伟 于 2016.12.29 15:39:39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2015年6月,欧洲古典音乐界的一大新闻,是擅长指挥歌剧的佩特连科取代弦乐大师拉特爵士,成为与诸多好手竞争后获胜的“黑马”出任柏林爱乐的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自卡拉扬1989年以创纪录统治柏林爱乐40余年以来,数字“13”仿佛是一种宿命。阿巴多与拉特,都是在执掌13年后走马换将,另谋出路。世界越来越快了,到处是多变与不确定的流水席。意外,正成为许多事情的常态;理性的判断与认知越来越不靠谱。

当年,拉特的上位也曾引得一片哗然。他1955年生于英国利物浦,2002年入主柏林爱乐之前的资历,仅仅是执棒于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还有他的模样、打扮,与君王般的卡拉扬、贵族风格的阿巴多相比太过庸常,且给人些娱乐明星的感觉,尤其是其爆炸式的发型被乐迷长期诟病,骂声不已。在一堆唱衰的舆论与资讯里,我一度也觉得阿巴多之后的柏林爱乐可能没趣了,直到2009年冬天在国家大剧院听了拉特的现场之后,发现了媒体与传闻的无稽。他在那场音乐会上专注,投入,处理的细节精密,弦乐与管乐的漂亮堪称世界之首。柏林爱乐的一丝不苟与维也纳与伦敦的爱乐乐团不相上下,各有特色,但在结构与力度上显然要强于后者。毕竟德国制造,没有半点含糊。

前几天买到一套国内2005年引进,名叫《柏林爱乐的传奇:柏林爱乐乐团与音乐总监们的录音》的6张盒装唱片。2002年原先由百代公司推出。我猜那正是拉特登临柏林爱乐的日子,他与尼基什、富特万格勒、卡拉扬、阿巴多一起出现在柏林爱乐历史名人堂里,意气风发,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样子。其实1999年,他已经进入柏林爱乐音乐总监的候选人系列,此前与柏林爱乐合作过马勒的作品。如今到了佩特连科时代,已经物是人非,那盒里面有丝绒托底的唱片倒像是对他的告别与纪念了。

拉特在其中的录音有两张。马勒的《第十交响曲》的那张分量最重,70多分钟的录音录自1999年9月,地点在柏林爱乐大厅。这该是柏林爱乐考察他的阶段,他却上来就录马勒,选的曲目是偏门——版本存有争议的《第十交响曲》,可见对马勒的心结之深。这张唱片后来得了留声机大奖,算是对他力排众议的奖赏。他用了库克的版本,此前柏林爱乐曾拒绝演绎这份曲谱。作曲家“未完成”的遗稿,被后人“完成”了,却一直不被学者认同,质疑无处不在。柏林爱乐拒绝库克,虽有“傲慢与偏见”之嫌,但从根上讲属于德国式的严谨。马勒《第十交响曲》的争议,估计要一百年之久。

与莫扎特的《安魂曲》、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多诺夫》被后人整理与完成不同,马勒临死前计划完成的《第十交响曲》草稿简单,轮廓不清晰,“完成”它近乎要用一半篇幅“续写”。库克1960年代最终完成的曲谱,与其他几个版本相比最被指挥们认可,但这却不能成为定论。我听过拉特的录音,觉得争议最大的应该是第五乐章。库克把这个乐章写得超长,录音接近25分钟,与第一乐章的时长差不多。其中第二与第四乐章是12分钟左右,第三乐章近乎4分钟。这种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会是学界的议题。

必须说,听这个“未完成”的“完成”版,觉得很“像”马勒,至于能否“是”,不能轻易得出结论。从配器上来看是马勒的意思,管乐、弦乐与鼓声的结合是他的标准配置。库克无疑在试图“综合”马勒此前九部交响曲的特点,唯独在第五乐章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像是在“延展马勒”,与前四个乐章不甚一致。当然,拉特这版的录音绝对上乘,十分好听。马勒欲言又止的“悲泣”,尽在死亡的底色上,既是独语,也属遗言。

如今算来,拉特在柏林爱乐留下的遗产,就是马勒的《第十交响曲》。其他的则有与维也纳管弦乐团合作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与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的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八交响曲》,都算权威版本。拉特传播马勒的愿望是其人生的顶点。马勒音乐有一种“缠人”的魔力,听了后就让人再难放下,忘掉。那是拉特演绎的情感无从告解的滋味。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34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