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归去来兮
肖向东 于 2015.11.23 16:04:10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50

  • 前不久,朴树发了一篇长微博《十二年》,说出了十二年来(自2003年推出《生如夏花》专辑至今)积淀下来的一些心里话,包括对行业、对音乐乃至对人生的诸多看法。他说,“我不是用十二年来做一张唱片。如果一张唱片做了十二年,可以预见,那有多糟糕”,他认为自己“只是用十二年找回了做唱片的状态”。

    从公开的资料得知,这十二年中,朴树有差不多九年是在与抑郁症做斗争,他学习中医,到西藏朝圣,还出席了一些佛教活动,似乎想在传统文化甚至宗教信仰中觅得身心的疗愈之路。直到2013年,朴树才开始有一些新的作品问世:先是翻唱了《送别》,接着是2014年的《平凡之路》,然后是今年的《在木星》和《好好地》。记得歌手杨坤也曾经被抑郁症折磨了多年,从《无所谓》到《真的很在乎》,歌名正好表明了他患病前后的心态转变;而从朴树这两年的新作中,似乎也不难窥见朴树的内心变化:他先是以一首《送别》告别了昨日之“我”,再用《平凡之路》等三首歌明确地告诉我们,今天的朴树,不仅仅是找到了“做唱片的状态”,也找回了当初开始出发时的心境。

    《平凡之路》认为“平凡是唯一的答案”,《在木星》心心在念的是“天真做少年”,而《好好地》则非常直白地唱出要“自然得像植物”、“天真得像动物”。对比十二年前后的两个朴树,一个含蓄、敏感、忧伤,一个直接、明朗、有力;一个拒绝融入这个庸俗的世界,一个则认为平凡、简单才是生命的真相,两相比照,庸俗和平凡似乎是一体两面,其差别只在一念之间,就像“云在青天水在瓶”,云也好,水也好,原本都属平常之物,但换个角度来看,却也足以从中悟出许多禅理。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回到“看山还是山”,这种分析框架大体上也是适合朴树的。

    当然朴树还没有到达“看山还是山”的淡定境界,至少从新作品中来看是这样。苏轼有言: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赵广超先生讲极简主义时,以宋瓷举例,“在存天理灭人欲的重压下,当时的人要做一个艺术形式,包含了七情六欲,看上去还要很平静,这就是简约主义的上好示范。它不是贫穷,而是高度净化的能力”。就流行歌曲而言,这方面最好的例子莫过于朴树本人翻唱过的那首《送别》,这首歌句句写实,没有一个字是讲人生哲理,只是专注于送别氛围的营造,却能令人产生无限联想,包括人生的各种悲欢离合,这就是典型的从平淡之中开出绚烂之境。反观《平凡之路》、《在木星》和《好好地》,虽然放在当今歌坛依然是一顶一的优秀作品,但比之《送别》还是差距不小,区别就在于,这三首歌还是有点不能自禁地去将一些感悟或道理和盘托出,难以让听众有回味平淡达至绚烂的审美过程。三首歌中,只有《在木星》较为接近于“看似平淡实则绚烂”。朴树在谈到这首歌的时候,曾说自己的创作动机是要幻想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爱恨离别的世界。没有爱恨离别,不是说爱恨离别真的没有了,而是平静接纳了任何爱恨离别,甚至还能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它。“历经沧海”、“阅尽悲欢”之后能不能“天真做少年”呢?或许是可以的,但此少年已非彼少年也。抛开《在木星》讲的这些道理,这首歌还是不乏亮点:古风式的歌词显得古意盎然,佛教唱诵式的吟唱亦能让人内心为之一静,而朴树标志性的无歌词哼唱极大程度地减少了他所谓的汉语颗粒感的问题,让整首歌曲衔接自然,流畅得如同一气呵成。结尾的两句 “谁赏江上明月,谁听江声浩荡”更是收得极好, 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审美效果,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味,已经隐隐有那种将七情六欲全部净化的感觉了。

    可能还是有人怀念过去的朴树,特别是他的《生如夏花》和《那些花儿》。这两首作品在朴树“看山不是山”的人生阶段,一举涵盖了他当时的复杂心境,既美丽又遗憾,既笑又哭,既绝望又热烈,一切都在进退两难间。但人总是会变的,今天的朴树,心境变了,歌曲内容也随之而变,相信乐迷们还是乐于看到这种变化的。事实上,朴树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他对于作品的态度是宁缺毋滥,而他确实也没有任何滥作,想想当今乐坛,这一点是多么可贵。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22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