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索尼:在巴赫与现代知觉之间彷徨
贾晓伟 于 2015.08.26 13:44:47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60

索尼公司1999年出品过一张美国钢琴家佩拉亚的CD,24比特技术录音,音符质地透明,有发烧片的感觉。唱片的曲目有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以及布索尼改编的巴赫。此片是近来我听钢琴作品的首选,尤其喜欢开始四节改编后的巴赫,佩拉亚的演绎有一种奇特魅力。

布索尼的大名此前早有耳闻,但其作品却鲜有大师级别的演奏录音。作为20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的鼓吹者,他作曲家的名声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远逊于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甚至还不及魏尔与欣德米特。但就音乐素养来讲,他不弱于上述任何一位大师:童年的钢琴演奏水平几近莫扎特,成年后有大量曲子问世,除钢琴作品外,还写有若干部歌剧,出版了有影响力的音乐论著。一个如此全面而又才华非凡的人,在后世却被忽略与遗忘,英国乐评家对此写道:“对于广大的听众来说,他的音乐个性不够强烈,不足以获得人们持久的热爱。”

用奥地利小说家穆齐尔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的名字——“没有个性的人”,可以隐约概括乐评家及乐迷对他的看法。但此番见解,不能轻易解读布索尼,因为他的作品吨位太大,其内涵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一般的理解。就我听这张佩拉亚的唱片而言,布索尼的巴赫有震撼感觉;作品的庄严与肃穆,在极为严谨的表达里充满了抵达另外一个空间的寓意——巴赫通过尘世的熬炼与净化,在星空之间找到了与神性同在的梦境。布索尼去掉了巴赫作品的深重,以超越与轻盈的感觉来表达其神学信条。

1924年就早逝的布索尼(生于1866年),被很多人说成是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但美国乐评家勋伯格却把他归入德国,因其人生的大半在德国度过。他写道:“布索尼是最伟大、也是最富有独创性的钢琴家之一。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和作曲家,他的音乐在当时鲜为人知,在我们今天也同样如此。他是过渡时期的著名人物之一,拥有不安分的头脑,他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贡献超过了他的音乐作品。”

  • 布索尼的内心矛盾,在于痴迷从巴赫到贝多芬,再到李斯特的古典遗产,难以割舍,难以告别,即使在音乐理论上跨入了现代——比如他提出了“电子音乐”的概念,但在创作中还是巴赫,又巴赫。有人说,他的另一个矛盾是身份上的分裂。意大利与德意志的混合血缘(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德意血统各半),让他的感性与理性发生冲突。他写钢琴曲十分德国,写歌剧又充满意大利味道。就像肖邦既法国又波兰一样,他对于现代主义作曲方法的态度,是以雅致回避野蛮,以看家者与留守者的态度整理家谱,朝逝去的故国回流。

    相对于时代美学的巨变,布索尼不是一个无知觉的人,但其态度却是有意贻误,渴望折衷与融合。叶芝所说的这种“可怕的美”,不和谐与腔调的野化,是布索尼不愿应和的风暴。当“野蛮人”敲碎了“月亮”,人的意义开始变异与瓦解,所有的价值开始重估:作为一个作曲家,是到未知之国去,还是守定青山,原地向更深处开掘呢?从今天来看,守定家园与出门远行是一回事,没有守旧与先锋的真正区别。唯一可察的是作品的优劣。

    “新古典主义”后来成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信条与标签,而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布索尼鲜有人知了。20世纪各种主义波澜壮阔,每一面游行的旗帜都在混乱里换了名字。比如,绘画上的立体主义之父应是法国画家勃拉克,但人们最终看见的是它被毕加索收入囊中。毕加索的明星魅力,大于勃拉克这个几乎不问世事、避居画室的人。与此同理,布索尼不爱折腾,性情温和,热心书斋与教学,没有花边与八卦,也不激进,而名声有时是靠意外之举、闹场或丑闻支撑的。布索尼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

    时代风暴过后,往往在原地诚实劳作的人,会有真正的收获。布索尼是一个有水准的作曲大师,不比那些名声显赫者差,甚至还要更好。他写了系列的巴赫作品改编曲,首首都是精品。此时需要乐迷抛开新旧美学的标签,从自己的内在感受里重新认识与感知布索尼。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66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