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声,弦之缘 纪念闵惠芬老师
王甫建 于 2014.05.16 13:07:45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70

  • 《音乐周报》编者按:2014年5月12日,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上海仁济医院病逝,享年69岁。去年5月12日,上海民族乐团还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了“一江春水”——二胡大师闵惠芬“上海之春”获奖50周年祝贺音乐会。没想到一年之后的5月12日,这位中国音乐界伟大的音乐家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此,本报刊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王甫建对闵惠芬二胡演奏艺术的随想,文字的描述敲开脑中二胡旋律的记忆之门,她那动人的音乐,永远是人们心目中挥之不去的经典;她对艺术的热情、对生命的执着更将一直感动着我们,激励着一代代民乐人坚定向前。

  • 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老师送给我她录制的二胡专辑唱片,并嘱咐我放在车里,开车时可以经常听听,于是我便遵嘱认真地听了起来……说实话,我还从没有如此集中地聆听闵老师的演奏:从短小的戏曲唱腔到大型协奏曲,弓弦之间,倾述数十年艺术体验,技术状态之稳定、艺术表达之完整、音乐情感之投入,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令人敬佩!

    缘起

    不知何时起,人们把许多原本不熟悉的人和事说到一起时都将其归结为缘分,如此说来,我和闵惠芬老师或许还真就有缘。从记忆中的印象,到屏幕上、唱片中的敬仰,再后来成了专业的同道并合作,直至在一个单位共事并经常同台演出……世事难料,如果说是巧合,我还真就相信是缘分。

    记得是在文革初期,我们这些刚进初中没多久的小鬼被指派去看管学校被查封的图书馆。我们百无聊赖时就躺在书堆上没日没夜地看书。有一天,不经意间随手拿起一份旧报纸,正版正中间是一幅早期“上海之春”器乐比赛获奖者的照片,中间一个扎着两小辫儿、手拿二胡、穿着朴素演出服的女孩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底下文字:左(右)起第x人闵惠芬……那年我十三岁。

    再见到闵老师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我已作为知青下乡了。有一天放露天电影,是中国艺术团的舞台纪录片,银幕上闵老师风华正茂,倾情演奏《江河水》,真正感动了我们这些音乐爱好者,好像其中有些人还真就从此成了二胡爱好者。

    以后我考上了音乐学院并学习作曲指挥,再后来开始指挥民族乐队时听到了很多闵老师与病魔作斗争,以生命展示音乐的感人故事。随着对专业的深入了解,不知不觉中与闵老师越走越近,直到后来被聘担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有幸经常拿着指挥棍儿站在闵老师身边向观众致意,想起来不禁感叹这难得的缘分。

    江河水

    《江河水》是闵老师演奏的代表作之一,许多报道中都记载了当年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访问中国时听到闵老师演奏《江河水》,当场感动得伏案流泪,对着闵老师激动地诉说自己感受的情景。而我第一次完整地欣赏闵老师拉琴就是那次从银幕上看到、听到的《江河水》。记忆中不仅是那如泣如诉、哀怨激愤的琴声,还有银幕上演奏家那泪光闪烁的表情,所有在场的观众(主要是下乡知青和当地的民族干部)全都被感染了,露天场地上鸦雀无声,只有那当时简陋的音响设备中放出的琴声和电影机器转动的咝咝声……一曲奏完,镜头在演奏家的脸部特写上停顿了一会儿,此时忽然就响起一片掌声——当时看电影鼓掌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英雄人物出场亮相,二是危急时刻人民军队赶到,胜利旗帜飘扬——但这一次是被一位年轻的女演奏家所感动无人号召,无人引领,自发而起,并且是在那个遥远的边疆。

    今天回忆起来不禁感慨不已,一个演奏家最重要的素质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完美的演奏技术——这说得不错,如果连音都拉不准又谈何感动呢?但仅有准确的技艺美并不完整,很难让人流下热泪。有人说是完美的表演——这似乎不太对,音乐毕竟不是戏剧,形体表情美无法取代直接撼动心弦的音乐美!又有人说是形式——想想我们今天舞台上的各种组合,除了华丽的灯光音响和性感身姿外又有多少演奏能够做到如此打动人心呢?

    二泉映月

    后来,闵老师告诉我,她参加的是第四届“上海之春”的全国二胡比赛,那年她还不满18岁。那届比赛《二泉映月》是必选曲目,她正是凭借自己超出年龄的理解和演奏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并引起了全国音乐界的关注。

    每一个具有音乐天赋的人都会比较敏感,能够从周边惯常的声音中感悟到旁人没有感觉的精妙之处。置身传统文化无处不在的生活环境,大多数人都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生浸泡却毫无知觉。另一些学艺者耳必闻师唱、言必称师教,因此往往只传承了技艺而未得文化传统之真谛。只有真正用心感受的有缘者才会从中汲取到精粹而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在我看来,闵老师就是这样的有缘人,在她的演奏中,我始终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予她的深深印痕,尤其是《二泉映月》,每次演奏她都端庄虔诚、屏息静心,每个句头每个呼吸都那么沉稳,每个装饰音每个运弓都非常细腻,就像是在和阿炳对话。

    闵老师跟阿炳应该算同乡,那种语言的熟悉感虽然可以驾轻就熟,但我感到闵老师并没有仅仅将其演奏得像一首江南丝竹乐曲,而是超越了语言风格,把乐曲所蕴含的沧桑感演绎得淋漓尽致,感觉非常大气。由此也给我们这些后辈一个启示:对传统的传承不应该只是代代模仿一成不变,而是应该传其神韵,承其精华。就像闵老师演奏《二泉映月》,既有江南二胡特有的演奏风格,又高于地域风格而具有了民族情感共性的那种沧桑感和悲情美感。闵老师说过,各种民族乐器中她尤其喜爱二胡:“它的魅力在于它特别接近我们中国人的情感,它的音色像我们中国人在说话歌唱。”

    长城随想

    作为一代演奏大家,我认为闵老师最重要的成就并不仅仅在于她近臻完美地演奏了那么多传统、或传统风格的二胡乐曲,更重要的一个代表作就是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这首乐曲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和闵老师在创作约定几年后才写就的经典之作,全曲纵横驰骋、延绵起伏,恰如长城龙行之势。

    第一次和闵老师合作演奏这首乐曲时,让我感到震撼的不是二胡演奏的技术和乐队的音势,而是闵老师开弓引弦的大气和沉稳。全曲四个乐章近三十分钟时间,无论是结构篇幅和演奏技术对演奏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而且在庞大的乐队前还要让二胡的声音穿透整个音乐厅,其气势、力量、意志都将通过音乐的诠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每当乐队宏大的引子之后闵老师奏出第一个长音时,那种气定神闲、大开大阖的演奏状态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曾身患重病、有着顽强艺术生命力的老演奏家。无论是在海内外的任何一个演出场所,她每一次演奏,几乎都是一样的神情和姿态——自信、专注、端庄,闭目凝神,仿佛已穿越时空,神游于长城内外。

    在闵老师辉煌的二胡艺术之路上,几乎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展现。我仔细听了闵老师各个年龄段的演奏录音,除了感慨她看似平坦实际也充满起伏的从艺之途以外,更赞叹她孜孜不倦地思索追求着二胡音乐发展的精神,而对于她虽罹患重疾仍始终不忘二胡音乐,以生命的光彩去演释《长城随想》更是由衷地敬佩!

    众多民族乐团演奏过这部经典作品,可以听出乐队均对此曲极为熟悉,但正因为太熟了反而多了点随意和油滑,许多细节都被忽略掉了。可是同样非常熟悉这首乐曲的闵老师却不是这样。我惊讶地发现,每次演出前闵老师都会准时来到排练厅,像演出一样地投入排练,而且都会完整地排练完将要演出的乐曲部分,这让我深受感动并有所启悟:或许这也就是闵老师之所以为闵老师,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真谛之所在——真诚、认真、仔细、严谨——这些,任何人总结经验时似乎都会说,但真正身体力行几十年者又有几个?闵老师在把病魔推开之后又走上了舞台,大气磅礴地演奏《长城随想》……我不知道当时在场聆听的人们中有多少人了解她的病况……超越生命的演奏一定让人们感到了二胡音乐的震撼和唯美,让自己在音乐中尽情地奔腾,因为那时候她正精彩地演绎着自己的生命。

    永远的记忆

    为了让自己能够写出点感性的文字,我随手在电脑中播放了闵老师给我的CD,边写边听——期望二胡音乐能够打开我的思绪,唤起我的灵感,燃起我的激情——但后来似乎已是有意而为之了,我把这篇文章结束在《二泉映月》的最后一个音上。文字和音乐、闵老师和二胡、人生和艺术……还有我,这一份回绕在耳边心间、挥之不去的缘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64.069.***.***
    064.069.***.***
    回忆打动人,新人会去听,感受大师。
    发表于2014.05.23 00:53:57
    7
    140.207.023.***
    140.207.023.***
    发表于2014.05.22 07:24:53
    6
    060.013.219.***
    060.013.219.***
    发表于2014.05.20 14:50:27
    5
    218.249.223.***
    218.249.223.***
    发表于2014.05.19 13:40:19
    4
    058.242.186.***
    058.242.186.***
    发表于2014.05.18 01:29:00
    3
    183.128.217.***
    183.128.217.***
    发表于2014.05.17 12:40:30
    2
    218.079.167.***
    218.079.167.***
    发表于2014.05.16 18:49:32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70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