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古琴缘——访李祥霆
张乐 于 2013.11.18 13:11:07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曰‘善哉,峨峨兮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子期觅知音的故事传流数年,似乎在古琴界更在乎缘分使然。“40后”的李祥霆出生在一个东北的中药世家,家庭的缘故让他对传统文化有着异然的亲近,自小学习国画、13岁时学会吹箫。对于古琴的第一印象则要追溯到1955年,李祥霆回忆到,从父亲买的收音机里,第一次听到古琴优美、深沉、悦耳的声音:“一曲琴箫合奏《关山月》,好像一下子就把我的心给提起来了,与古琴的缘分,仿佛早已注定。”

李祥霆作为当代古琴界的领军人物,接近60年古琴生涯的背后,有太多与名家、名琴不得不说的故事。

  • 14岁那年,李祥霆萌生了学琴的想法。由于自小喜欢观察和爱琢,李祥霆的第一张古琴,竟是根据《今古奇观》记载的古琴外观和结构描述的自制琴。他动用了所有身边能用的材料——父亲诊所的旧牌子为琴面,胡琴弦替代琴弦、按钉当琴徽,用了前后一年的时间做成了一张“李氏”古琴。有了自己的琴后,李祥霆日夜根据旧书摊中淘来的琴谱、古书摸索练习,后来居然带着这把琴到学校新年晚会上演出。

    随着自我水平的提高,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祥霆已不满足“自娱自乐”,开学试着给古琴大师查阜西写信,只为请求一点弹琴的资料和一两曲琴谱。说起这段经历,李祥霆兴奋得像个小孩,他告诉笔者:“没想到很快收到查老的亲笔回信,通过两个来回的通信,查老决定收我为徒。现在想起来我与查老的师生缘分很奇妙。”1957年的暑假,这位辽源小伙就来京投奔查阜西,吃、住、学一体且免费的教学模式,李祥霆古琴技术大幅度提升,查阜西还带领他去北海庆霄楼听昆曲、逛琉璃厂的古书店、书画店等。李祥霆说:“不管我达到怎样的高度,查阜西永远是我的恩师,我管他叫师父而非老师,还记得第一次与他临别时,查老除送了我一张清代古琴、两支洞箫、一部《琴学入门》、一册《今虞》琴刊之外,还亲自送我到前门火车站并给了我回程火车票钱。可以说,我的古琴启蒙源自查老,古琴之外的积累与丰富也源于师父的教导。”

    求学时期最大的幸事就是得一位好老师。李祥霆与名家的缘分绝不仅是查阜西一位大家。1958年,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又师从“虞山吴派”吴景略。在那个民乐被人瞧不起的年代,为了保证古琴教学,往届的学生都是从其他专业“强行”调过来的,而李祥霆是第一位因为喜欢,主动选择古琴专业的学生。吴景略给予李祥霆最多的是古琴演出机会。除此之外,当时北京的另一古琴家管平湖也是李祥霆的老师之一。

    正如李祥霆自己所言:“我艺术的基础是查老赐予的,艺术的主体是吴先生所授,同时还受到管平湖先生的重要影响,如果定义是哪个流派,‘三合派’最符合。”难怪现在听他的演奏《梅花三弄》,有着查阜西的典雅深远的神韵和吴景略优美热情的风格,可谓查老的形,吴先生的神。而由管平湖打谱后《广陵散》更显光彩,如今李祥霆的手下仍旧没有脱离管先生的轮廓,细细品味仍有导师吴先生的韵味。

    在李祥霆看来,古琴是一件古老的传统乐器,要想改变“难学、易忘、不中听”的偏见,只能集众家所长,多看、多听、多学,因此他从不排斥现代音乐,1980年英国剑桥大学音乐系主任来中央音乐学院讲学之际,他便与作曲系师生一样,节节课都不落,而且还自愿担任起为其介绍、弹奏古琴的任务。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谱写了一段李祥霆、古琴与英国的缘分。1982年,在英国达拉姆东方音乐节上,李祥霆因中央音乐学院留学生的推荐举行了古琴有史以来首次公开的独奏会。《碣石调·幽兰》、《广陵散》等古琴代表曲目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留学大潮席卷而来时,凭着之前与剑桥大学教授的接触,再加上对现代音乐的喜欢,1989年李祥霆以英国剑桥大学古琴即兴演奏访问学者的身份再次赴英,在一年的时间内,他完成了《古琴即兴演奏艺术研究大纲》的学术论文。没有奖学金、没有经费支持,但能够出国学习已经让李祥霆很知足,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唐人街教授笛、箫、古琴贴补生计。一年时间一晃而过,在上交论文后,他仍旧认为古琴在国外能有继续探求的空间,于是1990年他成为伦敦大学亚非音乐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员,教授古琴和洞箫,直至1994年10月回中央音乐学院继续任教。在英国的5年生活,他把古琴这门古老的乐器嫁接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中,这位“三合派”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更多了些洋范儿。

  • 制造商=NIKON;型号=NIKON D3;焦距=150毫米;等效焦距=150毫米;光圈=F18.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0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秒;曝光程序=快门优先;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0.06.16 20:01:01
  • 多年来,李祥霆希望古琴能够像唐诗、宋词那样为大众推崇并熟知,对于将古琴归类到“自娱乐器”的说法,他颇有微词:“古琴除了有提高自我修养和自娱的性质外,更有感动他人以及社会的力量。但不能把古琴说成玄虚和神秘,如把清微淡远看作古琴的最高境界,把古琴当作道而非艺术,让人们敬而远之望而却步。其实,乐由心生,音乐多是内心情感的表达,如此说来,哪一种乐器不是自娱的呢?比如唢呐表达悲伤、钢琴表达喜悦,自我弹奏时他们的功能与古琴都是一样的。”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请编辑纠正
    发表于2015.03.26 14:31:23
    5
    192.151.***.***
    192.151.***.***
    4
    119.048.144.***
    119.048.144.***
    发表于2013.12.01 15:31:15
    3
    113.091.***.***
    113.091.***.***
    acwell删除此贴于2013.11.19 05:59:38
    发表于2013.11.19 01:03:06
    2
    027.025.135.***
    027.025.135.***
    发表于2013.11.18 20:14:18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107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