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一年又一年 [七]2004-2006年
幽玄_天人之舞 于 2012.12.22 20:32:52 | 源自:原载于百度贴吧 | 版权:特约 | 平均/总评分:08.33/25

数码多经作者授权连载本系列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评价一个指挥水平的标准有很多,而且似乎很难统一。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指挥,他们对于和声、复调、曲式和配器上的掌握是他们的必修课,从而我们在听一名指挥家的时候,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量。此外,对于音色的塑造、声部间的平衡和独立以及乐器音色上的把握也是判断指挥家水平的标准之一。但对于音色的把握往往是一柄双刃剑,因为音色往往是一种流于表面的东西,过于苛求于音色会对作品其他方面的处理产生影响,从而产生华而不实的版本。对于音乐在戏剧性上的张力也是指挥家的考量标准,比如伯恩斯坦就非常善于运用这种张力。但过分的运用张力会让作品显得矫揉造作,甚至画蛇添足。而在节日音乐会上,指挥家的个人魅力也成为了考量他的标准之一。比方说指挥家的个人气质和他的幽默感。

说到气质,或者像卡拉扬那样持重严肃,或者像阿巴多那样温和洒脱,或者像克莱伯那样潇洒随性,或者像穆蒂那样英姿勃发,都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靓影。在不少人的眼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光是欣赏施特劳斯家族音乐的平台,同时也是欣赏不同指挥大师的个人魅力的平台。

幽默感这种东西也非常微妙。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幽默感往往是吸引观众眼球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音乐处理上的缺憾。幽默感实在与指挥家的四大要素没有什么关系,它顶多算是音乐会上的一点作料,在一本正经的音乐会之后玩两手狡黠幽默的段子活跃现场气氛。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绝不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严肃音乐会,更不等同于歌剧。而对于穆蒂来说,他经常出入的歌剧院实在不需要他显露出过多的幽默感。而事实上,穆蒂的平步青云也不能跟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画上等号。不可否认,穆蒂最大的造诣在他的歌剧上,而早在他第一次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前,他的歌剧指挥的造诣就已经得到公认了。

2004年穆蒂的再次回归又让新世纪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带有了3M时期的特点,现场的鲜花装饰色调也非常温馨。穆蒂也终于选用了一首进行曲开场:约翰·施特劳斯的《如此精彩进行曲》。总的来说,这不光是穆蒂再一次回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是他的状态的一次回归。DG的音色也比上一次EMI的音色更加低沉饱满,听起来终于也有了点现场的味道,而不是冷冰冰的录音室。

  • 岁月不饶人,穆蒂的此次登台也戴上了一副眼镜,不得不让人回想起他第一次登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的意气风发。对于穆蒂来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的流淌也像他人生经历的流淌一样,在21世纪到来之后,穆蒂也在眼前戴上了一副眼镜。

    这一年上半场的曲目单非常意味深长,虽然仅有两首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但却有三首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因为这一年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00周年,所以他的分量也比往年更重一些。上半场甚至还选择了一首少见的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夜莺圆舞曲》。在这首圆舞曲中,我们可以听到由长笛演奏出的灵动的音型,就仿佛夜莺的歌唱一般,寓情于景地描绘了夜莺的歌唱特点。这也是施特劳斯家族惯用的一种作曲手法。

    穆蒂采用了他一贯地简约的处理手法,不带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将一首作品简单直接地呈现给大家。比如,在这一年音乐会的约瑟夫·兰纳的《皇宫舞台圆舞曲》中,穆蒂删除了第一主题中的大提琴声部的旋律,让这个主题由原先的复调音乐变成了现在的主调音乐。而大提琴主题的回归我们可以在2008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再次听到。与2008年那种浓妆重彩的版本比起来,穆蒂的版本听起来更清淡素雅,返璞归真。

    在这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穆蒂的比上一次多了一些幽默感,比如在《香槟波尔卡》之后与乐手分享香槟,并在《飞奔快速波尔卡》中玩起了他的招牌噱头:漫天纸花。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小噱头,但在新年音乐会中,却足以让现场的观众会心一笑。我记得第一次看这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时候,我还非常纳闷,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漫天纸花就可以让现场的观众那么激动。不过现在想想看,其实音乐会上的噱头无需多么复杂多么滑稽,只需在音乐会中恰到好处地找到气氛的制高点并略施小计,就可以引爆全场的气氛。此外,还有跟上一次相似的穆蒂式的喋喋不休的新年致辞。穆蒂跟卡拉扬一样,强调了和平对于世界的重要性和通过音乐传达和平的理念。只不过,卡拉扬只是言简意赅地强调了这一点,而穆蒂的长篇大论招致了之后不少人的议论。

  • 这一年能留给人印象深刻的东西并不多,除了穆蒂状态的回归之外,特别出彩的作品也不算很多。也许这跟这一年曲目的处理水准在整体上较为平均有关。诸如《天体乐声圆舞曲》这样的处理其实还是很有亮点的,穆蒂也与哈农库特相似,在诸多小圆舞曲中都保留了反复处理,而且细腻敏感地挖掘着作品的细节。这场音乐会更大的意义在于3M的回归,让大家重温了那些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风格,同时这也更像是一场告别音乐会,在此之后将有更多的新的指挥家登台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家之间的新老交替通过这几场音乐会也变得更明显。作为这次短暂的重温,欢乐使者洛林·马泽尔也要在第二年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正当大家都以为马泽尔会带来更多更有趣的噱头的时候,却在2004年年底发生了一场灾难,印度洋海啸使得那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带有了一些惨淡的味道,同时带走的还有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状态。

    2005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正跟它之前发生的那场灾难一样是一场灾难。2004年的圣诞节,印度洋发生了一场举世罕见的海啸,使得很多人因此而送了命,包括沿岸的许多国家都受灾严重。而几日之后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那一年的新年音乐会中,洛林·马泽尔删除了固定的最后一首曲子《拉德茨基进行曲》。因此,这也是罕见的没有这首进行曲出现的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此外,为了纪念这次的灾难,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还添加了一个捐赠的环节,维也纳爱乐乐团和洛林·马泽尔分别向灾区捐赠了一笔费用,用于重建灾区。其中,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捐赠环节安排在下半场开场曲子《美丽的加拉蒂亚序曲》之后。这在现在我们常见的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视频中已经被剪去,但如果你能寻找到电视转播的完整版的话,依然会看到这个环节。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个环节,也使得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更加人性化,也更能表现出古典音乐作为艺术所具有的人文主义价值。

  • 这一年装饰金色大厅的鲜花似乎也是受到了海啸的影响而显得暗淡了许多。红色的鲜花只是平铺在金色大厅的楼厅上,并没有刻意安排什么花哨的造型。也许是由于以上诸多原因,这一年的新年音乐会也显得略微有些压抑,指挥家和乐团的状态也不是很好。

    可以说,这一年的很多曲目处理的都有些问题。比如在约翰·施特劳斯的《北海风光圆舞曲》中,虽然马泽尔成功地把握住了这首曲子的动态和情感,极为成功地渲染了风雨交加的段落,但整首曲子我们都能感受到节奏的失控,尤其是后半部分,甚至一些时值较短的音符几乎被忽略过去,很难听到了。马泽尔对节奏处理的失控似的整首曲子就仿佛是一匹失控脱缰的野马一样,无法挽回地横冲直撞,任何细节都消失殆尽了。不光是这首曲子,类似的问题还存在于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的《维也纳的艺术法兰西波尔卡》,小约翰·施特劳斯和约瑟夫·施特劳斯合写的《拨弦波尔卡》中。速度的失控是这一年整场音乐会上最主要和普遍的问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维也纳爱乐乐团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失误。这个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失误出现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中。这是马泽尔的招牌曲目,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曲目中,一个小号手由于忽视了一段小圆舞曲的反复处理而提前冒场,于是一声听起来特刺耳的小号声就提前响起来了。这也成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失误。马泽尔真可谓是阴沟里翻了船。

    然而更严重的是,马泽尔不仅是在一条阴沟里翻了船。他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还有一个绝活就是亲自演奏小提琴。在那一年的新年音乐会中,马泽尔亲自演奏了由约翰·施特劳斯和约瑟夫·施特劳斯合写的《拨弦波尔卡》和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在《拨弦波尔卡》中,马泽尔有几处拨弦出现了明显的音准问题。这些问题不光说明了马泽尔状态的低落,也能看出维也纳爱乐乐团整体的状态都不佳。

  • 或许是由于排练不够的问题,其实类似于小号冒场这样的问题在这场音乐会上有好几次都差一点出现。比如在第一首圆舞曲《兴致盎然圆舞曲》中,竖琴手就差点忘掉了一次重复而提前放下了乐器。可以说,当时的现场好几次都差一点陷入混乱,这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中为数不多的较为失败的一年。而且,这种失败还是硬性的失败,一旦发生,很难弥补。

    在这一年中,由于受到印度洋海啸的影响,马泽尔也没能自如地安排噱头。比如在加演曲目中的《在猎场上快速波尔卡》中,就省略了通常情况下的猎枪。而马泽尔唯一的噱头也只不过是在《农民法兰西波尔卡》中摆出各种千奇百怪的表情以及在最后亲自唱了两嗓子。这不得不说是那场不合时宜的海啸带给我们的遗憾,也是马泽尔指挥生涯中的一次遗憾。那场音乐会不仅让马泽尔没有痛痛快快地奉献给大家新年的气息,而且还出了不少纰漏。

    但这一年中,还有不少值得我们去听的曲目。比如约瑟夫·施特劳斯的《冬趣快速波尔卡》和《解放妇女玛祖卡波尔卡》,弗朗茨·冯·苏佩的《美丽的加拉蒂亚序曲》也是非常精彩的一首曲子,约翰·施特劳斯的《噼噼啪啪加洛普》也短小精悍,诙谐幽默,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的《维也纳的艺术法兰西波尔卡》同样是一首非常有趣的曲子。值得一提的是,在《维也纳的艺术法兰西波尔卡》中,还插播了一段维也纳的名小吃:苹果卷的制作过程。相信也正是这段视频让很多人对奥地利苹果卷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萌生了想要到维也纳的咖啡馆里一尝究竟的想法。美食与音乐总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在维也纳这座城市,这首曲子配上这段视频,极完美地展现了维也纳的音乐艺术和美食艺术,相得益彰地向世界传达了维也纳这座城市的艺术魅力。

    这就是2005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尽管它有着明显的瑕疵,但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带给了大家新年的欢乐。而且,它还呈现出了音乐艺术具有人文关怀的一面,以及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维也纳的艺术——这正是其他年份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所缺少的地方。这也是在今天我也经常会拿出这一年的新年音乐会视频观赏的原因所在。

    如果你喜欢莫扎特,那就在2006年去奥地利,你会因此更喜欢莫扎特;如果你讨厌莫扎特,那也在2006年去一趟奥地利,你会因此而更讨厌莫扎特。在2006年,奥地利成了莫扎特的海洋,仿佛就连每一栋建筑都浸泡在莫扎特的音符里。因为在那一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各大乐团和音乐节都准备了莫扎特的专场,以此来纪念这位奥地利最伟大的作曲家。

    莫扎特的大部分音乐都给人一种沉浸在童年里的感觉。哪怕你只了解一点点古典音乐,在听起莫扎特的时候也会发现他在作曲时的机智和狡黠。比如几处调皮诙谐的音型,比如几处机智幽默的转调等等,莫扎特仿佛在用音乐跟大家开玩笑,而且这种玩笑丝毫不妨碍他的音乐哲学的表达。他对古典音乐的造诣已经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他不像海顿那么随和和踏实,也不像贝多芬那样总是显得横冲直撞。他用音乐构建起来的世界更像是处处充满着幽默感和童真童趣,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举重若轻地支撑了他的几乎所有的音乐。

    从莫扎特的《安魂曲》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莫扎特对于更为严肃的音乐题材的造诣。也许,在他更多的谐谑的面具底下,他的《安魂曲》才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映衬他的作曲造诣的作品吧。

    2006年,整个世界都因为他的存在而找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整个奥地利似乎也有了一些事情可做。在那一年里,奥地利关于莫扎特的音乐会和活动不计其数,不管你是否喜欢莫扎特,在那一年中你都无法逃避这个名字了。在那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也是如此。这场音乐会中有很多作品都是围绕着莫扎特选择的。比如《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约瑟夫·兰纳的《莫扎特的风格圆舞曲》以及约翰·施特劳斯的《艺术家四对舞》,这首四对舞中选用了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中的旋律。

    而在这一年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位新的指挥家来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就是来自拉脱维亚的指挥家马里斯·杨松斯。当音乐会开始的时候,舞台右侧那扇熟悉的大门打开的那一刹那,杨松斯英姿风发地出场的画面今天依然历历在目,令我感叹这位指挥家太年轻了。当然,岁月不饶人。当今年杨松斯第二次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时候,他脸上的老态要明显得多。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某种程度上也像是一位指挥家的历史,见证了他们不同时期的指挥风采。

  • 在这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选择了许多我非常喜欢而且期待的作品。比如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新拨弦波尔卡》、《强盗加洛普》和约瑟夫·施特劳斯的《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等等。所以这一年在曲目单上就让我产生了莫名的好感。而这一年的曲目数量也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多达23首作品。

    一般来讲,由于受到音乐会时长的限制,所以如果音乐会上的曲目选择过多,在处理的时候就会难免粗糙和急躁。而这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似乎并没有明显的这种问题。甚至有些作品听起来还相当的有味道。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春之声圆舞曲》,伴随着维也纳的街景来聆听这首曲子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呈现给我们的独特享受。而这首圆舞曲的处理也非常的地道,既充满了动力,又对细节处理得丝丝入扣,恰到好处地让这首曲子自然地流淌了出来。

    杨松斯对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有很多属于他自己的见解,这在这场音乐会上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出来,音乐的低声部听起来显得更稳定厚实,使音乐听起来支撑感也更好。此外,杨松斯对于不少作品的创新处理也让这些作品细细品味起来耳目一新。比如约瑟夫·施特劳斯的《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中定音鼓敲击的强弱对比,此外,在定音鼓弱击的时候还添加了小鼓,使得这种敲击声不再单调突兀。而在《入城式进行曲》和结尾的《拉德茨基进行曲》中,杨松斯都略微改变了小鼓的鼓点,让这两首作品听起来节奏感更强,也更有节日气氛。而在《大湖圆舞曲》中,杨松斯更是在一段小圆舞曲中添加了大提琴声部来演奏《威尼斯之夜》当中的一个主题,让这首圆舞曲听起来更加充实,也更有歌唱性。

  • 杨松斯对于作品的改编是别开生面的。一方面,他可以让你清晰地听到这种改变,而另一方面,这种改编又不会显得唐突,反而让作品显得更加意趣盎然。这与某些指挥家在诠释作品时夸张地拖长延长音或者擅自改变速度和节奏要高明得多。而杨松斯在《大湖圆舞曲》中添加的那段旋律更是神来之笔。《大湖圆舞曲》本来就是选自轻歌剧《威尼斯之夜》,而杨松斯添加的旋律也是来自这部轻歌剧。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移花接木不但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让人轻松地联想起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来。那段音乐本身就只有伴奏声部,在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中,主旋律的缺失是比较罕见的事情。如果只演奏伴奏声部的确也可以算作是作品的一部分,而且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况且这首圆舞曲前几次出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的时候都没有被改编。但这样的曲子始终还是让人觉得若有所失。

    此外,在这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噱头上,更是出现了一个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上有史以来最“高科技”的道具,那就是一部手机。杨松斯在指挥爱德华·施特劳斯的《电话机法兰西波尔卡》的尾声部分时,让手机铃声突然在音乐厅内响起,而伴随着这种突如其来的响动,杨松斯的幽默感也逐渐渗透到了音乐会之中。后来我在看很多人的评价的时候,这个噱头都被解读为:“这提醒了观众在音乐会中要将手机调到静音或者关机,因为在音乐会上使用手机是十分不礼貌的。”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杨松斯的《强盗加洛普》是不是在提醒大家在音乐会上持枪也是不礼貌的呢?我不禁觉得这种过于严肃和上纲上线的解读实在不解风情。

    欣赏2006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际上我们欣赏到的绝不仅仅是曲目单上的这23首曲子。有很多作品都能联系到其他的作品上。比如《莫扎特的风格圆舞曲》中,我们可以听到莫扎特的许多作品的旋律,在《艺术家四对舞》中,我们能够听到的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就更多了。而《你和你圆舞曲》则可以让你联想到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而《大湖圆舞曲》则带有《威尼斯之夜》的旋律。没有哪一年的曲目单的“弦外之音”比这一年的还要多,颇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不得不让我佩服杨松斯的选曲技巧的炉火纯青,因而这一场也成了我非常青睐的一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相关阅读: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发表于2012.12.24 17:41:27
    11
    10
    发表于2012.12.23 13:26:46
    9
    03
    发表于2012.12.23 13:18:09
    8
    10
    http://www.wienerphilharmoniker.at/index.php?set_language=en&cccpage=tickets_newyearsconcert
    发表于2012.12.23 10:24:48
    7
    03
    6
    218.066.***.***
    218.066.***.***
    如果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从来不听维新,算怎样?
    我就是这样的...对这些曲目毫无兴趣...伟大的施特劳斯家族,基本没专门听过。除非R.Strauss跟他们有远远近近的亲戚关系的话。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伪爱好者吧...
    发表于2012.12.23 00:00:09
    4
    175.165.232.***
    175.165.232.***
    发表于2012.12.22 23:24:30
    3
    110.252.041.***
    110.252.041.***
    发表于2012.12.22 22:11:48
    2
    180.170.013.***
    180.170.013.***
    发表于2012.12.22 21:10:32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15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