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和爱音乐
刘雪枫 于 2012.11.07 16:11:35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33/28
我的女儿曾经和千万中国孩子一样,是一位琴童,她也许真如她的小提琴老师所说,有可能是一位小提琴家的材料,因为她的“乐感”很好,视谱能力强,还天生一双大手。这最后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我要是有和她一样的“大手”,我就可能向爸爸一直把琴学下去,即便成不了小提琴家,但欣赏音乐的乐趣恐怕会大不一样。

我的女儿最终也没有走小提琴家的路。其实我们在七八年前就都想通了一个道理,不从事音乐专业同样可以很好地享受音乐的乐趣。不仅如此,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女儿幸福童年的完整,她喜欢唱欧美流行歌曲,喜欢读书,喜欢胡写乱写,当然她也狂迷芭比娃娃和泰德熊。很早就伴随她的小提琴,对她来说只是众多比较喜欢的玩具之一,当然令我特别高兴的是,这件玩具到了今天竟然“终于”成为她的最爱,假如连续几天不拿起来“玩玩”就会憋得很难受。我记得她在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后,总是说“可以痛快地拉拉琴了”这样的话。确实,每个假期都是她练琴最多的时光,那可是心甘情愿地去练啊!想想女儿从第一次接触小提琴至今已经十几年有余,要是当年她对小提琴便有这样的情感,我就真的认为我们家里终于诞生一位天才,因为在我的认识当中,所谓天才就是天生的缘分,一点都勉强不来的。可惜我女儿不是天才,她后来对音乐的兴趣是通过循序渐进地欣赏音乐慢慢培养起来的。

在中国,像我女儿这样的虽为琴童但并不指望走专业道路的孩子何止千万?那么这些孩子学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当然不出增强修养、让生活快乐而多彩、开发智力还有考试加分等理由。不过,在我所接触的琴童中,绝大多数并没有因为学琴而喜欢上音乐,甚至有些孩子还因此而憎恶音乐,抗拒音乐。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浪费,也是最大的悲哀。

  • 音乐到底可以给人的一生带来什么样的益处,我想已经毋庸多言。我只希望能够想到让孩子学琴的家长和已经坐到琴凳上的孩子不要辜负了音乐的美意,音乐与一个人的缘分,不是随便可以遇到并感受到的。人的一生一旦有音乐相伴,便会获得最大的精神满足,好像思维和感情插上了翅膀,身体的齿轮被浇注了机油,心灵犹如春风拂过,天地温馨如梦。

    听音乐一定要听好的音乐,好的音乐不仅是作品好,还要有好的演绎,好的解读。当我们身边没有好的现场音乐会可听之时,唱片便是良师益友。唱片作为一种介质虽有贵贱之分,但伟大音乐家的录音可以价钱很便宜,而差劲音乐家的录音也可以标很高的价格,如何取得最佳性价比,显然需要掌握一点相关知识,找有经验的“专家”咨询,或者看一点合适的指南类书籍,都可以作为开始,最终趋势还是靠自己积累的经验作主。比如学钢琴的孩子都肯定知道二十世纪钢琴大师吉列尔斯、里赫特、阿劳、米凯朗杰利、肯普夫、哈丝姬尔、古尔德等,他们几乎为所有的经典作品录下精彩录音,有这些人做榜样,孩子们欣赏音乐怎么可能不走正道。所以即使有误入歧途的孩子,我认为兴许就是听了不好的音乐会导致,或者他们的老师格外差劲吧?

    作为琴童,无论在学什么乐器,都应当知道演奏该乐器最好的大师是哪几个,那么聆听这些大师的录音就是必做的功课。在我看来,模仿并不是坏事情,他可以让你的音乐感觉早一些进入良性通道。将自己最推崇的大师范本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一个演奏标准,毫无疑问少走弯路,终生受益。我女儿虽然最崇拜小提琴家穆特,但她的模仿目标却是希拉莉·哈恩和朱丽亚·菲舍尔,后两位小提琴家不仅年轻,而且演奏的音乐更有活力,更富歌唱性。相对我一直向女儿推荐的海菲茨和谢林、施奈德汉,女儿对灿烂璀璨的小提琴音响更为着迷。

    琴童及其家长包括老师最忌将欣赏的目光聚焦在自己所学的乐器上。欣赏音乐应当是开放式的,举凡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和宗教圣乐等都有助于对乐器学习的理解、消化甚至打“通关”。对曲目类型广泛的经典音乐的耳濡目染更能培养学琴的兴趣以及对音乐整体内涵的把握。我女儿因为经常和我一起欣赏音乐,现在基本是瓦格纳的歌剧、布鲁克纳和勃拉姆斯的交响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莫扎特的室内乐以及巴赫的康塔塔的忠实听众。真的,每当她和我聊起音乐的时候,很少提到小提琴作品,我想这些不仅对她的音乐修养的丰富提高有益,而且还有助于她更好地做金帆乐团的首席(她现在已经是美国一所大学交响乐团谱台很靠前的乐手,要知道那所大学是有很棒的音乐学院的)。反过来,当她在家里做某首作品的分声部练习时候,我就像在听一首陌生的曲子,同样受益匪浅。

    我们都知道,流传不朽的古典音乐不仅具有震撼人心、净化灵魂的功效,还会让你死心塌地地为它深深痴迷,热爱音乐的人能够使自己精神生活的质量得到彻底改善,从而对家人,对朋友,对身边的人群,都产生化学效应,造福他人。我曾经亲自辅导过一些琴童怎样理解自己演奏的音乐,虽然不够系统,但成效显著。当这些孩子在弹巴赫或贝多芬的时候,我让他们去听巴赫的受难曲及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他们竟然被深深感动,再回过头来弹练习曲或奏鸣曲,自己都知道一个变化发生了。他们发生的变化同样感染并影响了家长,这样的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欣赏音乐无所谓入门与否,任何人都可以从任何入口进入。我们可以先从浪漫派登堂入室,也可以很轻易地被巴洛克风格所吸引,当然古典乐派的海顿和莫扎特因其与现实生活的贴近而日益散发迷人的魅力。每个孩子的机缘不同,进入音乐世界的方式也会不同。我之所以强调机缘,便是希望每位琴童爱上音乐的过程是自然的、自觉的、不受外在干扰的。在我所认识的中学生里,不乏巴洛克音乐爱好者,他们甚至还迷上了“本真演奏”。当然越来越多的人对后浪漫主义音乐情有独钟,这和青春期的情感取向息息相关,在这个问题上,音乐毫无疑问帮助他们成熟,帮助他们用纯洁的心灵去感知这个世界。

    音乐充满了玄妙,充满了不可言说性,我们只需想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就可以敞开心扉去接受音乐的洗礼,再把它藏在内在细细品味,这样的乐趣何止妙不可言,简直是人间至福。无论你爱上的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还是勃拉姆斯、布鲁克纳、马勒,或者你已经走得更远,进入瓦格纳、威尔第、普契尼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世界,你都会没有障碍地把他们引为知己,他们是你的对话或倾诉的对象,同时也是你用来感知宇宙奥秘的媒介。音乐的伟大,即使穷此一生,又能知晓几分呢?

    学琴的孩子,只有爱上音乐,才是真正有福!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任何美的艺术,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天生的喜爱,自然是最幸福的。

    而作为普通人,或许大多不能成为艺术家,但只要能体味到艺术的美妙,能被美的东西熏陶、感染,也是很幸福的,文学如此、音乐如此……
    发表于2012.11.15 08:21:36
    8
    220.249.101.***
    220.249.101.***
    发表于2012.11.13 11:23:57
    7
    116.232.115.***
    116.232.115.***
    发表于2012.11.10 17:31:20
    5
    03
    人的一生一旦有音乐相伴,便会获得最大的精神满足,好像思维和感情插上了翅膀,身体的齿轮被浇注了机油,心灵犹如春风拂过,天地温馨如梦。

    女儿学了多年的钢琴,可如今她最喜欢的却是《中国好声音》!
    发表于2012.11.07 18:44:40
    3
    03
    发表于2012.11.07 17:23:18
    2
    218.075.***.***
    218.075.***.***
    无论你爱上的是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还是勃拉姆斯、布鲁克纳、马勒,或者你已经走得更远,进入瓦格纳、威尔第、普契尼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世界??
    发表于2012.11.07 16:45:07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19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