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的第九十二号交响曲“牛津”
詹湛 于 2012.09.21 10:42:37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投稿 | 平均/总评分:10.00/10
虽说在海顿一共谱写的107首交响曲中,第九十二号交响曲在时间上还是比较靠后的,属于成熟的晚期作品,但与海顿大部分最著名的交响曲(比如“惊愕”、“军队”、“伦敦”)相比,第九十二号交响曲“牛津”的知名度并不是太大。它之所以被称为“牛津”,是因为在接受牛津大学音乐博士的学位时,海顿亲自指挥了第九十二号交响曲。但这个名称本身是一个误会,因为这部交响曲实际上是在巴黎写成的。在他到达牛津之后,来不及将手头未完成的十二首“伦敦”交响曲公之于众,所以只能从已经写好的交响曲中挑选了一首出来,以答谢英国的观众。

  • 其实,海顿到牛津是一个有着标志性的事件。海顿在1791年登上英国东南部的港口多佛尔(Dover)的那个时刻,也意味了他的国际声誉被奠定了下来。和亨德尔与莫扎特不同的是,海顿在器乐演奏方面没有可以傲人的长处,他自己也承认,虽然能拉小提琴,会弹奏羽管键琴,但是和莫扎特那种自在天成的水平还是差了一截,“我完全算不上有魔法般的大师”。五十八岁的海顿这次来英国,还是他头一回迈出奥地利的大门。相比之下,亨德尔早在三十来岁时就已去过意大利和英国,莫扎特更是八岁就到伦敦演奏了。所以,海顿到牛津也可以被认为是一趟收获之旅,比之他在几十年间不懈的作曲耕耘,牛津大学所馈赠的这个学位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这是他应享的荣誉。

    “牛津”交响曲被分为四个乐章:柔版-精神抖擞的快板、如歌的柔版、 稍快的小步舞曲和急板。在第一乐章中,海顿运用了奏鸣曲的写作形式,强调了稳定和波动的对比,其中的第一主题奇妙地成为了整部交响曲的主要乐思,所以也有人称“牛津”交响曲为一部单主题的作品。第二乐章的主体部分由一段优美如歌的缓慢旋律构成,但是海顿在其中穿插了一段严肃而紧迫的小调旋律,好似一个灵感乍现般的附加乐思,与悠扬的主旋律对比强烈。第三乐章是ABA的结构,其中的B段小步舞曲非常幽默,采用了切分音,很为海顿同时代的观众所欣赏,认为有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第四乐章同样是奏鸣曲式,有着紧张和松弛的对比,但比第一乐章更短小,更紧凑,很快就达到了高潮,其中长笛的表现尤为突出,和第一小提琴相互应和,欢快地对答。

    “牛津”交响曲的录音版本很多,大部分们指挥家尤其乐意将它与海顿中晚期的其他作品一起录制。笔者较为推荐的是德国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在EMI公司的录音,它不仅显示出了生机勃勃的力量,更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温暖感觉,让人不由地这位风趣而睿智的“海顿爸爸”心生亲切。

    著名指挥家的《“牛津”交响曲》录音唱片:

  •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69.197.***.***
    069.197.***.***
    5
    122.118.***.***
    122.118.***.***
    3
    03
    发表于2012.09.22 12:37:03
    2
    03
    上网搜搜。
    发表于2012.09.21 13:32:48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14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