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 Bowers & Wilkins[B&W] MM-1微型音箱测评报告
夏昆冈 于 2011.04.16 07:15:28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9.30/1878
  • Soomal长期关注微型音箱的发展,自然也不会错过MM-1。MM-1是Bowers & Wilkins[B&W]发布的一款有源音箱,主要针对电脑设计,也可以使用其他播放器作为音源。这款产品看上去外形相当简洁,内部却十分复杂,我们拆解它花了足足三个小时以上。

  • 在主箱底部,有三个接口,分别为副箱连接、USB输入以及电影输入。底部安装有一个硅胶制成的垫圈,垫圈留下了3个缺口,连线接入后,可以当做线卡使用。这样能避免连线彼此纠缠,让桌面看上去更整齐一些。这个设计很人性化,具有实用性,但国产音箱中这类设计却几乎看不到。

  • MM-1的面罩并不是扣在箱体上的,而是将箱体各面全部套裹起来,面罩使用黑色网纱,看上去质感很独特,不同于一般的音箱。面罩腰部[黄金分割点处],有一条银色金属质感的装饰条,它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相连,“腰带”上可以实现待机、音量增益控制的操作。

  • 箱体采用塑料材质,箱体为密闭结构。箱体分为前后两部分扣合而成,打开后,前部分上安装有扬声器,而电路部分则安装在后部分,中间有一片吸音棉。之间的连线,采用吸音材料包裹,防止内部气流摩擦连线发出噪声。

  • 高音扬声器采用金属振膜,官方资料中并没有提到是何种材质,但铝膜的可能性很大。从扬声器振膜看,看不出太多特殊之处。而拆开箱体后,会发现它的不同。

  • 高音扬声器的后面有一根弯曲的管状装置,据说这种设计源自知名的鹦鹉螺音箱。

  • 实际上,它应该是一个特殊的后腔罩,这种设计,显然是为了消除后腔内部的高频反射干扰,以此提高高频的解析力。

  • 低音扬声器采用玻璃纤维编织振膜,俗称防弹布。它的主要特点是刚性好,耐形变。它广泛采用于较大口径的低音扬声器,比起同口径纸盆扬声器,其低频表现一般会更加凌厉。

  • 这枚扬声器是不是也有设计上的亮点呢?B&W官方没有提供任何技术方面的描述,但从照片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打开箱体后,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低音扬声器的定心支片,它看上去比三寸常用的规格要大一些。而它的磁体看上去却不大,如果是传统的铁氧体,这枚扬声器的控制力将极为有限,而实际表现让我们判断它应该使用的是钕铁硼磁体。

    或许你会有个疑问,为什么Soomal将使用三寸口径口径低音扬声器的MM-1也纳入微型音箱范畴,而使用三寸的全频扬声器的睿韵MS88则不是。这是体积决定的,MM-1的体积也就与使用2.5英寸单元的T20相当,略宽一点,而高度上要少不少。微型音箱如何界定,没有明确标准,这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定义。

  • 回到正题。MM-1的主要电路板有两块,一块功放板一块控制板,控制板上有一颗Atmel 32UC3B0256 微处理器芯片。这颗芯片在音箱产品当中并不常见。在MM-1的宣传文档当中,重点提到了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原文是“要让小扬声器产生大音量,对技术就有要求。我们已经掌握了该项技术,这得归功于十分高明的称为数字信号处理的电子微调技术。通过根据信号大小调整声音平衡,DSP 让低音效果变得强有力,音乐的音质丰满而细腻,无论将音量放到多大都不影响效果。”这段文字具有典型的商业文案特征,但提到了关键——“根据信号大小调整声音平衡”。类似就是有Bose 的Acoustic Equalization 声音均衡技术,曾运用于Bose MusicMonitor微型音箱,还有漫步者的E.I.L.C.(漫步者智能响度控制,Edifier Intelligent Loudness Control),曾经运用于M360一体化音响。这些技术基本原理相同,但实现方法并不一定一样,不能简单的视为等同。对于微型音箱来说,这类技术确实能有效的弥补小音箱频响方面的不足,这在Bose MusicMonitor上已经得到了验证。

  • 在控制板上,还有一颗ADAU1761 USB Codec,即内置USB声卡,并且具有50MIPS的DSP运算能力,最高支持24bit/96kHz采用规格,信噪比98dB。从指标上看,并不具备很好的素质。它可以在PC和MAC系统下实现即插即用,无需安装其他驱动,说明它的数据流程是执行的USB同步标准,因此音质上不能强求。

    但这颗芯片可以通过USB发送多媒体指令,MM-1配备了一个遥控器,遥控器可以控制音乐的音量以及换歌,它实行的方式是,通过遥控器发射红外指令,箱体内接收器接收到指令后控制ADAU1761向PC发送多媒体指令,播放软件接收指令后完成对应操作,主流的播放器例如foobar2000、Windows media Player、Winamp、iTunes均支持多媒体指令,使用这些软件时,即可实行遥控器换曲的功能。类似功能在漫步者E20上曾经出现过,E20是通过手势操作换曲,而MM-1通过遥控器,但它们都是利用多媒体指令实行与PC的通信的。

  • 取下控制板就看到功放板。结构安排上非常紧凑,功放芯片通过一个L型散热器导出到顶端,而顶端的部分又与主箱顶部装饰用的铝板相连,现成一个散热系统,既美观有实用。

  • 采用了ADAU1592 双通道桥接负载D类放大器芯片,这款芯片由Analog Devices出品。由于使用的是电子分频,因此一颗芯片只能保证一个声道的输出,因此使用了两颗。ADAU1592功率为18W,但MM-1的额定功率多大,官方资料也没给出明确数字,MM-1使用外置电源适配器,其输出规格为16VX3.2A,这些数据能显示,MM-1应该是一款功率相对大的微型音箱。

    从整个拆解来看,MM-1的结构十分复杂,每一个模组都相互连接扣合,而且配合严密,模具成本可想而知,这种设计,在国产产品当中,不会出现。也正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希望将MM-1的内部结构呈现给大家,它的一些设计,能开眼界,也能提供启示。至于价格,其在苹果中国官网售价4888元,即便打上一个大的折扣,其价格也在大部分人的消费能力之外,因此这篇测评也起不到购买指导的作用。

  • 实听时,使用了乐之邦Monitor 02 US 声卡以及MM-1的内置USB声卡。两者很容易分出高下,Monitor 02 US明显能够获得更好的细节和动态表现。而MM-1内置声卡能实行多媒体控制,易用性上则明显更好。如果两个都同时连上并选择Monitor 02 US 作为默认播放设备,此时能获得更好的声音之外,遥控器依然可以进行换曲操作。

    低频表现:虽然是密闭结构,但MM-1的低频表现令人印象极为深刻,它具有完全超越其体积的低频量感表现,让人完全不认为是这种小尺寸音箱所发出的低频。这种低频量感并不是其声学结构带来的,而是内置的微处理器算出来的。当调节音量的时候,处理器会重新计算,对低频进行修饰,因此MM-1发出的低频并不是“正确的低频”,而是 讨好人耳的低频。即便音量在很小的状态下,其低频依然充沛,并不会淹没中高频。有利有弊,MM-1的低频存在质感欠佳的问题,瞬态并不好,这与密闭结构本应该具有的低频特点相悖。我们认为,MM-1并不只是简单的调整了均衡器曲线,还对低频做了一定的处理,例如延时与轻度的混响等,让低频听起来松软浑厚。我们认为,其低频扬声器的本身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玻璃纤维振膜本应该具有刚性较好,反应速度较快的声音特点,配合密闭性,它应该实现的是迅速刚猛的低频,但实际表现是应有特点并不突出。B&W并不是单纯的利用处理器来改变声音特征,而是结合声学结构、扬声器设计以及处理器来完成的声音改造。其低频表现显示出了含金量颇高的技术应用,这应该成为微型音箱改善低频表现的一种可借鉴手段而加以普及。

    中频表现:MM-1的中频表现舒展。舒展,这点并不容易做到,它使得MM-1听感舒适,解析力谈不上很好,但有独特韵味,非常耐听,长时间使用也不易产生听觉疲劳。表现女声优于男声。结像力表现较好,这方面的表现还有提升空间。结像点位置有点偏低。

    高频表现:虽然采用的是金属高音扬声器,但其表现却没有明显的金属声,听感细腻柔和,或许那个弯曲的后腔罩能已经起到了可闻的正面作用。高频有些偏暗,这应该是内置处理器做出的限制,这会降低对细节的表现力,即便如此,其解析力依然相当出色。

    整体来说,MM-1的表现是让人称奇的,它结合传统的声学技术与现代的电子技术,对声音进行大胆的修饰,追求氛围、追求耐听度,它用实例证明了这种方式的可行性。比起MusicMonitor,MM-1更加全面且优秀。它的价格是其被消费者接受的最大障碍,但它的设计,却是中国有源音箱行业应该仔细研究与学习的好样板。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31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